健康養身★乳化劑 恐誘發代謝症候群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加工食品含有許多合法天加物,如讓蛋糕綿密,麵包Q彈、沙拉醬、冰淇淋滑順的要素都是乳化劑或增稠劑,但最新研究指出,部分乳化劑、增稠劑恐改變腸道菌相,促進腸道發炎,誘發代謝症候群。

喬治亞州立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班諾特伽新研究團隊以聚山梨酯-80、羧甲基纖維素等兩種常見乳化增稠劑餵食老鼠,大約等同加工食品中的劑量。結果受試動物出現腸道菌叢改變、慢性發炎,出腺發炎性腸道疾病及代謝症候群等病症,顯示合法食品添加物也可能有一定的危害,需要更透徹與謹慎的研究。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期刊。

有些天然乳化劑並無明顯危害,例如卵磷脂是一種磷脂質,也是一種乳化劑,做天然沙拉醬時,要將水跟油均勻混合時,就必須加蛋黃來促進乳化作用。這種天然乳化劑並無問題。但現今加工食品的人工乳化劑種類繁多,有些對人體確是負擔。

乳化劑 恐誘發代謝症候群

圖:資料圖庫

 

此外,目前很多澱粉類加工食物以磷酸、醋酸等處理過的化製修飾澱粉替代。麵食、麵包、鬆餅及餅乾點心類,除在原料粉就可能有含磷的修飾澱粉,在製造過程中還可能再添加數種磷酸鹽類作為品質改良劑使用,這類成分攝取過量恐增血管鈣化風險。

 


本文出處: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0&CID=263777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去年年底安寧照顧基金會舉辦徵文活動,分為一般民眾組與醫療人員組,從告別與送別生命兩種不同的角度,鼓勵民眾提早思考末期醫療。活動總計共有569篇一般民眾及62篇醫療人員投稿,加上25篇名人文章,道出了656個「再見」,頒獎典禮在今〈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預測鋰鹽治療躁鬱症效果的基因找到了!中央研究院及國內精神科醫師研究團隊首度發現,華人第一型躁鬱症病人,具有可準確預測鋰鹽藥效的基因,將有助於醫師對症下藥以及新藥的開發,並降低患者復發的風險。這項成果已刊登於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團隊從1761名躁鬱症患者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病房裡也有開心農場!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為了讓機構內的7、80歲的失智患者,生活充滿樂趣及提升身體活動力,特別提供「園藝治療」,讓患者達到身心靈健康。像是病房裡的李阿嬤,每天自告奮勇照顧九層塔盆栽,生活因此充滿希望。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護理之家護理長邱芳枝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昨日晚間與中國大陸衛生單位確認,浙江省與福建省共新增3例H7N9流感確診病例,顯示疫病流行風險及威脅持續存在,提醒計畫前往中國大陸的民眾,務必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接觸禽鳥。疾管署指出,新增3例個案,其中2例分別為浙江省杭州濱江區29歲男性農民及浙江省杭州蕭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