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化療恐傷「心」 及早介入治療可改善

乳癌化療恐傷「心」 及早介入治療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林小姐於一年前診斷出乳癌,在積極配合化學和標靶治療後腫瘤得到良好的控制,擺脫化療造成的噁心不適後,生活又逐漸回到了軌道。然而,最近卻出現爬樓梯氣促以及心悸,進一步就醫,醫師發現她的血壓過高,經由超音波檢查發覺,心臟功能下降;所幸由低鹽飲食,血壓控制以及心衰藥物的早期介入後,心臟功能逐漸穩定,症狀也改善了。

化療對心臟影響被忽略 存在嚴重心臟併發症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表示,近年來,化學與標靶藥物快速的進展,改善了癌症治療的效果,並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但是,惡性腫瘤病人接受化學治療時,對心臟的諸多不良反應卻長期被忽略。

奇美建立心臟腫瘤團隊 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

有鑑於此,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及血液腫瘤科自民國103年開始合作成立心臟腫瘤團隊,針對乳癌及淋巴癌首次接受艾黴素(Doxorubicin,俗稱小紅莓化療的病人),利用高效能的心臟超音波儀器,透過完善的化療前心臟功能檢測以及後續的追蹤。

張瑋婷醫師指出,經由特殊設計的資訊架構,建立了完整的檢查流程及影像記錄系統,可以在極早期探知心臟功能之異常,並給予適時之治療。除了讓醫師可以放心的開立較適合的治療外,也讓病人隨時能了解自己的心臟情況,並在電訪追蹤裡同時達到衛教的良好效果。

心臟檢測呈亮點 領先成為特色醫療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腫瘤團隊已擁有兩百位病人的台灣本土資料,相關成果除了得到心臟學會獎助外,也獲得學會論文發表第一名以及西文科學引文索引期刊(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刊登之殊榮。,該團隊並進一步提供轉譯醫學研究的契機,藉由分離血清中的生物標記,還有病人心臟檢測的進階亮點追蹤超音波分析,建立偵測病人生物標記之方法,以期能早期鑑別會發生心臟毒性之病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8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球都曾希望新冠肺炎能在夏日減少威脅,但部分管制國家,城市解封後陸續再現群聚事件。面對新冠強大的傳染力,疫苗仍是唯一的對抗方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國內有10款疫苗正在研發,當中4款較有希望可以扶植,也不排除對外爭取採購。另一方面,武漢台人入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近來收治多位皮蛇患者,1名85歲柯爺爺因腰痛心情煩悶,左腿出現大面積的紅疹水泡,另名65歲張伯伯感覺右臉頰莫名腫痛,刷牙漱口時水會沿著右嘴角流下,還有1位50歲蔡女士頭痛1周後,左臉開始出現紅色水泡,3人赴醫檢查後均確診為帶狀皰疹,經藥物治療已順利恢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籍女學生上(6)月底,從台灣回國入境採檢時,在日本檢驗判定新冠病毒陽性,疑似是台灣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立即匡列123名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PCR)確認體內病毒。今(8)日公布血清抗體報告,全數呈現陰性,在5套工具檢測下,專家諮詢小組認定全數沒有新冠抗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3歲張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又因工作長期應酬聚餐,兩年前體重達到130公斤時,眼睛腫脹、視物模糊扭曲,診斷為長期血糖過高,導致視網膜初期病變,若嚴重恐失明。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郭建志醫師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罹患時間長短有關,再加上有高血壓、高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