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骨轉移 醫:積極治療存活逾十年

乳癌骨轉移 醫:積極治療存活逾十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民國103年台灣十大癌症中,乳癌發生率為台灣女性癌症之冠,而其中更有高達六至七成乳癌患者發生癌症骨轉移,造成骨頭痠痛、病理性骨折,甚至癱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整體存活期。許多患者在聽聞癌症轉移的情形後,自暴自棄認為人生從此沒有希望,台北慈濟醫院外科部張耀仁醫師說明,現在癌症用藥日新月異,骨轉移的病友無論是荷爾蒙治療、化療甚至標靶治療,都可以合併單株抗體保骨,減緩骨質惡化的問題並降低疼痛感,多數患者都能達到良好的控制。

女性健康頭號殺手乳癌 骨轉移機率較它癌高

在台灣,乳癌好發於40到50歲的女性,相較於歐美國家,罹癌患者平均年齡小了近十歲;因此,乳癌在台灣更需要及早發現並得到妥善治療與照護。張耀仁醫師說明,臨床病例中,以荷爾蒙受體陽性之乳癌患者最容易出現骨轉移,荷爾蒙治療的過程也會造成骨質流失,加重骨質健康的問題,因此保骨藥物即相當適合用於乳癌治療,抑制骨轉移和骨質流失的程度,避免發生骨骼相關問題。 

與癌症共存 早期預防可有效降低骨骼相關事件

張耀仁醫師表示,癌症治療已經越來越像面對慢性病,乳癌的平均存活期長,在對抗腫瘤時,更應注意預防癌症轉移!隨著病情的發展,有六至七成會轉移至骨骼,因此在治療乳癌時,骨骼相關問題的預防也是療程的一大重點!建議病友定期施打保骨針來預防骨轉移引發的骨折或相關問題,延緩疼痛情形,積極治療以維護生活品質。 

四十歲發現乳癌 積極治療已存活逾十年

張耀仁醫師分享臨床治療經驗,有一位女士在約四十歲時發現罹患乳癌,癌細胞並已轉移至骨骼,直到發生骨折開刀才發現是癌症骨轉移。她非但沒有因此絕望,反而配合醫師,每月定期施打單株抗體保骨針,阻斷被癌細胞刺激而過度活化的蝕骨細胞,緩解骨骼代謝失衡,維持骨質健康,至今已延續生命逾十年。

口腔衛生做得好 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沒煩惱

在保骨針使用前,應特別注意口腔衛生問題,因此,張耀仁醫師提醒病友,在接受治療前,可先將口腔內問題處理好,如蛀牙、牙周病等,並在平時就加強口腔衛生!治療期間可補充維生素D3及鈣質攝取,平日多曬太陽以利骨質維持,才能加強保骨針的效果,順利補回骨本!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2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多吃蔬食不只對身體健康有益,還能減少過年大魚大肉後造成腸胃負擔!過年時免不了大魚大肉,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分享吃素經驗時表示,蔬食可改善慢性疾病,且對環境較友善。營養師黃靖琇建議,年菜可多用蔬菜擺盤,醬料用水稀釋,並用天然辛料取代鹽分,助民眾度過一個豬年吉祥又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北部成立重粒子癌症醫療中心,癌症病患新希望!重粒子癌症治療是一種先進的放射治療,不同於傳統放射治療採用高能量X光或電子束,利用加速器加速碳離子,能深入人體組織內,藉由精準定位,釋放聚集能量摧毀癌細胞。臺北榮總籌建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預計在2021年中進行臨床試驗。惡性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宣教士逝世36周年紀念感恩禮拜,日前在該會的花蓮習藝所舉行,孫理蓮當年投入山地醫療從花蓮開始,也是培育原住民護理、裁縫和褓姆等專業領域的發源地,台灣第一個原住民產院也在該地。助近百萬台灣失依孤兒與弱勢家庭孫理蓮創立台灣第一個立案的基金會,至今芥菜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心臟為人體運作的重要器官,推動血液至全身;若心臟缺乏彈力,「心臟衰竭」可能造成生命危險,出現急性休克等情形。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許志新提醒,留意喘氣及水腫等徵兆。非單純老化 務必留心黃金就醫期許志新說明,人體的心臟如同幫浦一般,將血液推送至全身,幫助器官運轉;但若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