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友防黃斑部病變 血糖控制+定期監測眼睛

糖友防黃斑部病變 血糖控制+定期監測眼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22歲的亭亭(化名)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因視力逐漸模糊不清前往眼科進行檢測,沒想到是伴隨她11年的糖尿病所引發的黃斑部水腫,而這都是因為她輕忽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所致;亭亭平時喜歡熬夜,隔日睡到中午才起床,早餐跟午餐一起吃,或等到下午肚子餓時才用餐,生活作息不規律,血糖控制不佳導致併發黃斑部水腫。由於視力模糊讓她心生恐懼,不敢再輕忽定期治療以及控制血糖的重要性,現在她每月固定回診內科及眼科,視力也在接受抗血管新生藥物治療後獲得改善。

糖尿病併發症多 應提高警覺

收治該名病例的高雄長庚醫院眼科系視網膜科主治醫師陳怡豪指出,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多出現在幼童或青少年時期,其中以4至7歲和10至14歲最常見,但並非只有孩童會罹病,而是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根據國民健康署105年資料顯示,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8%,約有227萬名糖尿病患,糖尿病也高居十大死因第五名,換算每小時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糖友應嚴格進行自我血糖檢測,一旦血糖沒控制得宜,便容易引發一連串的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問題等。

EYE注意!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機率高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指出,2015年全球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伴隨著視網膜病變,超過9,300萬人因糖尿病而有眼睛問題,其中糖尿病患者有10%左右會出現黃斑部病變;陳怡豪醫師表示,多數糖尿病患者往往等到視力模糊或者扭曲等嚴重影響生活時,才就醫治療,通常已為時已晚,若出現不可逆的損傷時,治療也無法給予明顯的幫助。因此,患者除了應嚴格控管血糖外,也需定期進行視力檢查,一旦發視野出現扭曲、模糊或中間黑影、色彩不再鮮明等症狀時應即時就醫,才能讓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嚴格控制血糖與規律生活作息

陳怡豪醫師提醒,糖友除定期至內科回診並且與眼科互相搭配,自我控管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飲食方面可配合營養師,記錄三餐攝取的內容以及均衡的膳食纖維,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0。規律運動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找尋自己能負荷的運動,每週進行三次,每次盡量超過30分鐘,而最重要的莫過於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倘若出現眼睛不適等症狀時,則應盡速至眼科進行檢查,透過眼底鏡、彩色眼底攝影、光學斷層掃描儀等查出病因,對症下藥,唯有及早發現才能防止病變惡化,多一分警覺維護眼睛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2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到牙科接受傳統根管治療時,最常遭遇到的困難通常是根管因型態異常或鈣化而找不到根管位置,或再度治療時無法完整清潔的狀況;對此,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專科醫師黃國浩指出,這時顯微鏡在根管治療上的應用,就有大大的輔助作用。牙科顯微鏡可以將豆子大小的牙髓腔及自動筆芯粗的根管放大10...

閱讀詳情 »

1、頭痛(各種頭痛均可):生白蘿蔔汁,每次滴鼻孔兩滴(兩鼻孔都滴),一日兩次,連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2、頭暈(頭昏眼花、暈眩):鴨蛋一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次,連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辣。3、失眠、多夢:睡前用半臉盆熱水,加一兩醋雙腳浸泡20分鐘,並生吃蔥白1-...

閱讀詳情 »

山珍海味雖然可口,卻不壹定健康。在中國上千年的飲食傳統中,老祖宗們留下了壹些本土食物,它們雖然看似不起眼,卻有助健康長壽。 1,松子清腸潤肌膚。 珍珠般的松子,在傳統禦膳中運用廣泛,向來被視爲有滋補強身功效。松子豐富的油脂成份,不但可以幫助排便,還可以滋潤皮膚。同時,松子是優質的油脂來源,含多元不...

閱讀詳情 »

雞蛋是平民生活中備受推崇的食物,其營養豐富、做法多樣,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長期吃荷包蛋不但會對我們的肝腎造成傷害,還有可能致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長期吃荷包蛋傷肝腎雞蛋在許多人看來是補充營養既便宜又有效的「聖物」。而雞蛋是不是怎麼做,營養價值都相等呢?營養專家說:不是的,煎荷包蛋營養就並不太高,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