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淨和衛生分不清 英國學會破除迷思

乾淨和衛生分不清 英國學會破除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乾淨和衛生傻傻分不清?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RSPH)針對2千人調查報告指出,23%民眾認為「居家清潔不重要,因為孩童需要接觸細菌來建立免疫系統」,顯示民眾對於衛生、清潔等觀念混淆。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教授Sally Bloomfield表示,清潔是清除髒污和微生物,衛生是在飯前、如廁後等對的時間、地點和正確方式阻斷傳染途徑。

破除衛生迷思 正確洗手清潔

根據《衛報》報導,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這份「太乾淨,還是不要太乾淨?」報告指出,40%民眾認為「孩子在戶外玩耍弄髒的手繪散播細菌」,或者20%民眾覺得「居家衛生不重要,因為細菌有助孩童建立免疫力」,針對錯誤迷思但報告指出,在外玩耍對免疫力建立比較重要,但洗手、居家清潔沒有太乾淨的問題,應建立「針對性衛生」觀念。

報告提到,正確洗手、清潔環境可以減少感染,進而降低細菌抗藥性產生。尤其處理生食、上廁所,咳嗽、打噴嚏、照顧寵物、病人後,洗手超級重要。而在居家清潔方面,過度洗刷馬桶、地板的重要性,可能就沒有處理生食的流理台來的迫切。

如何清潔居家這樣做 保護小孩免感染

《BBC》報導,如何清潔?報告建議,用溫肥皂水擦拭器皿表面可清除細菌,若要殺死細菌,則需70度溫熱水擦拭一段時間。在清潔劑選擇方面,必須閱讀使用說明書,也些只能除垢、去油,有些則負責殺菌,還有部分清潔殺菌兩者兼具。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教授Sally Bloomfield說,公眾應該了解衛生和清潔之間的區別,清潔是清除髒污和微生物,衛生是在飯前、如廁後等對的時間、地點和正確方式阻斷傳染途徑。。

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教授Lisa Ackerley指出,家庭和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衛生習慣有助於減少感染,可保護孩童,並減輕醫療機關壓力,更可減少細菌抗藥性產生。

參考資料:

1.Too much cleanliness not bad for health, report on hygiene says.

2.Do you know the hygiene hot spots in your home?.

【延伸閱讀】經痛難耐險釀火災 竟因子宮內膜異位症惹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泰籍移工來台工作多年,因在泰國部分地區有生吃豬肉的習慣,因此在台期間偶而也會生食豬肉,但近來卻感到雙側下肢瀰漫性疼痛,就醫檢查,卻因無法明確指出位置,僅能服止痛藥舒緩症狀,直到進一步轉診至醫院,經檢查發現疼痛部位並非關節,且雙腳的X光影像出現多處異常梭狀白點,確診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菸品不僅會埋下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為危險因子,長期吸菸與二手菸也可能造成肺泡被破壞!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指出,若發現呼吸時常有「咻咻」聲、喉嚨卡痰、常常喘不過氣來,恐是肺功能正在發出警訊,因此為了自己與家人健康,應儘早戒菸,還給自己與家人清新健康的新生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現代人因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加上美食誘惑,垃圾食物又特別好吃。無論是求心安或是追求健康,常常會吃保健食品,似乎吃了B群、魚油、綜合維他命、益生菌,或是各種名稱的複方保健品就會保持身體健康。桃園長庚醫院腎臟科塗昆樺醫師指出,許多保健食品沒有經過大型臨床試驗,或是只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30多歲的李先生因持續腹瀉,經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過去因治療選項有限,加上他也未規律接受治療,僅在症狀嚴重時服用類固醇,然而長期下來水腫、胃痛等副作用,讓他相當苦惱。 聖馬爾定腸胃肝膽科羅清池醫師表示,該名患者病情反覆,尤其當工作忙碌、壓力大時,更會反覆拉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