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提升孩子專注力 零歲開始每天做這件事就行

提升孩子專注力 零歲開始每天做這件事就行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醫院也推「親子共讀」!已經陪著老三零歲到八個月的李爸爸分享,前兩個孩子都到一歲左右大致能瞭解語意才開始閱讀。而老三確實反應靈活度較高,才八個月大雖看不出專注程度,但觀察到老三就是會喜歡聽人說話,因此他還會持續共讀,享受親子溫馨互動時光。

共讀從零歲開始 親子關係更緊密

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說,共讀從零歲開始,不但可以讓親子關係更緊密,還能提升嬰幼兒的語言及認知等腦部發展。他表示,當小朋友越早開始接觸閱讀,對語言及文字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就會越好,有助於腦部發展;此外,國內外研究也指出小朋友養成閱讀習慣後,性格也比較穩定,專注力也會更好。

不怕孩子聽不懂 親子共讀互動是關鍵

推動親子共讀,常遇到父母疑問:「孩子才出生,懂嗎?」李敏駿主任解釋,一開始共讀只是要讓寶寶瞭解,這是一段有趣且溫馨的互動時間,多做幾次寶寶就會很喜歡。部分爸媽擔心手邊沒有適合孩子的書,李敏駿主任強調,親子共讀沒有嚴格要求一定要用什麼書,就算隨手可得的賣場廣告單張,爸媽也可以指著廣告紙上的水果或日常生活用品圖片,和幼兒進行對話式共讀。

動態畫面恐降專注力 靜態書籍較適宜

現在電視或智慧型載具發達,部分父母想知道和孩子一起看影片或卡通,也算親子共讀?李敏駿主任指出,動態影片中的畫面與字幕變動太快,降低孩子的專注程度,並不適合做為親子共讀內容,建議還是使用靜態的書籍會比較合適。

母嬰親善個管師徐慧冰建議,孩子襁褓期,媽媽比較有時間和孩子互動,建議可使用洗澡書、布書,讓顏色、圖形刺激嬰幼兒的視覺,還可透過觸摸布書材質及揉捏發出的聲響,刺激觸覺以及聽覺,使孩子喜歡接近書籍;在孩子稍長大後,可選擇圖文或功能性繪本,透過爸媽講述及情緒表達,共享親子親密時光。

【延伸閱讀】拿捏好「遠視儲備量」 控制近視有幫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冬天紫外線較弱,對於愛美白的民眾來說是件好事,但卻會造成乾癬患者症狀加重!醫師指出,冬天日照較弱,相對紫外線也較弱,加上穿著長衣長褲,使肌膚接觸陽光的機會減少,容易導致症狀加重,建議患者應增加日曬的頻率,或至醫院接受光照治療。萬芳醫院皮膚科暨雷射美容中心兼任主治醫師蔡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知道不只身體會過勞,心靈也會過勞嗎?精神科醫師指出,在薪資倒退、物價飛漲的現代社會,許多民眾的處境日漸艱困,常苦於加班、兼差,心力交瘁。其實,不只超時工作、身體過勞會危害健康,「心靈過勞」也同樣有害,且影響程度不亞於身體的過勞,但卻容易被忽視。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冬天氣候寒冷,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特別是老年人或有心臟病、高血壓的患者,只要稍不注意保暖,就有可能導致意外發生。最近冷氣團來襲,醫師發現,近來因心血管疾病就診的人數就增加了3成左右,提醒民眾,除了手腳要保暖外,頭部的保暖其實也很重要。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暨振興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東縣青少年吸菸人口居全台之冠!國民健康署公布各縣市吸菸地圖,結果發現,台東縣青少年吸菸人口高達25%,相當於每4名青少年就有1名吸菸,其次為新竹縣的22.3%,以及苗栗縣的21.8%。根據國健署98至101年針對全台各縣市,共2萬多名國、高中青少年,進行青少年吸菸地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