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癬秋冬惡化高峰期 生物製劑阻斷發炎源頭

乾癬秋冬惡化高峰期 生物製劑阻斷發炎源頭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些皮膚症狀通常到了冬天會相對緩解,只要做好基礎保濕,不太會突然惡化,偏偏乾癬在冬天反而是高峰期,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皮膚科吳青穎主任表示,溫度低、濕度低加上日照量不足,皆是讓乾癬復發、症狀惡化的原因。小港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翔宇也提醒,應做好保濕、保暖、健康生活,避免病情惡化。而乾癬治療也邁入新世代,新穎的生物製劑有助於控制病情,並使病灶體表面積大幅減少。

乾癬秋冬惡化高峰期 生物製劑阻斷發炎源頭乾癬為免疫系統失衡 天冷、乾燥、日照少恐惡化

乾癬並非單純的濕疹皮膚病,而是自體免疫系統失衡疾病,吳青穎主任提到,乾癬患者通常會在20多歲或50多歲發病,且因為此病病因主要為基因遺傳因素,因此有家族史的民眾應注意,在壓力過大、使用特定藥物、酒精刺激、作息不正常的情況下會誘使發作。

一般皮膚表皮層代謝週期為28天,但乾癬病人在表皮分化未臻成熟時即脫落,堆積厚皮屑,此不正常的代謝過程,外觀看起來就是銀白色脫屑,一旦長出紅疹、斑塊會搔癢難耐,若過度清潔、摳抓,都會使皮膚受損,進而過度增生,病灶更加嚴重。尤其冬天溫度低、濕度低,過度乾燥的情況下會加重病情;吳青穎主任推測,加上天寒的季節民眾常穿著長袖,也會減少接觸陽光機會,以乾癬特性在冬天時惡化是合理的。

全身脫屑、慢性發炎 未及時治療恐致關節變形

楊翔宇醫師指出,病人全身都有可能產生病灶,從頭皮、手腳、軀幹、指甲、關節等,脫屑的外觀對生活、社交都造成極大不便。由於體內長期慢性發炎,還會進一步影響新陳代謝、慢性心血管疾病、不可逆的傷害,若未及時治療,關節僵硬、嚴重時會變形。

目前治療方式有外用藥膏、口服藥、照光、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等,醫師會依照嚴重程度搭配療程。吳青穎主任說明,類固醇號稱美國仙丹,但不建議口服或注射的全身性治療,一開始改善快速,但反彈很快,局部擦就可以;口服A酸可使皮膚代謝正常化,不過備孕、懷孕女性不可使用,也可搭配維生素D使用;照光效果佳,但需經常往返醫院,對於交通不便者、偏鄉居民難度很高。

生物製劑調整免疫系統 從源頭截斷發炎反應   乾癬秋冬惡化高峰期 生物製劑阻斷發炎源頭

由於乾癬是免疫系統失衡,隨著科技進步,出現可以調整、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楊翔宇醫師指出,生物製劑是一個總稱,指的是用生物技術去合成的藥物,可以應用在很多疾病,台灣就有九種生物製劑可用於治療乾癬。近年來研究發現乾癬跟TNFα、IL-17、IL-23這些細胞激素有關,生物製劑可針對激素及接受器作用。

吳青穎主任進一步說明,生物製劑針對免疫細胞作用,從源頭截斷發炎反應,IL-17、IL-23介白素抑制劑對皮膚症狀更精確,病灶會大幅改善,其中IL-17藥效很迅速。許多人接受治療後,乾癬體表面積從50%減少至20%,感覺改善很多,但剩下的20%可能在頭皮、手指等不便遮掩之處,仍對病人造成困擾,此時介入生物製劑可將病灶減少至將近1%,對病人來說十分有感。

不過並非人人都可使用,若需要申請健保給付,必須經過照光治療三個月、服用兩種免疫抑制劑各三個月,仍未見改善或改善幅度有限才能申請。楊翔宇醫師說,「基本上就是要夠嚴重才能申請」,以往使用兩年後必須停藥,復發才能再申請,而日前健保條文修正後,第三次復發後有機會永久使用。

強迫過健康生活 天冷食補應避免過量

「乾癬是強迫你要過健康生活的疾病,你認為不健康的任何事情都會讓它發作。」楊翔宇醫師提醒,抽菸、喝酒、熬夜、太累、油炸食品等都會影響,也有研究顯示體重與乾癬嚴重度有正相關,運動、控制體重都對病情有幫助。秋冬季節乾冷,建議要抹乳液保養,洗澡水也不要太燙。吳青穎主任更提醒,台灣人喜歡在寒冷的天吃鍋補一補,但薑母鴨、羊肉爐等藥膳鍋物,有可能會讓病情更嚴重,民眾要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

乾癬生物製劑平行轉換條款 幫助病患解決難治部位的困擾

乾癬怕停藥 病情反撲更嚴重 控制治療這樣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在台灣,每年約有1萬3000名患者罹患大腸癌,已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內科醫師陳明楨指出,若腸道息肉直徑超過3公分,惡化為癌症的機率恐高達3成,近年來,由於飲食改變、壓力大等因素導致,尤其是年輕人已成為罹病的危險族群。臨床上,就曾有1名30歲上班族,半個月來出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女性從青春期開始,乳房會受到荷爾蒙的刺激而長大,接著伴隨著月經來臨,也會出現不同的生理變化;台南醫院外科醫師陳瑞玲指出,女性一生當中,多少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乳房症狀,包括乳房疼痛、良性的乳房腫瘤等,尤其乳癌占女性癌症十大死因的第一位,應落實乳癌篩檢,將能有效降低罹癌的機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眼科門診中,因為乾眼症求診病人越來越多!眼科醫師指出,季節轉換,尤其是秋冬來臨,乾眼症也會特別容易發作;另外,若是麥氏腺功能失調,也會使乾眼症惡化,平常最好是能熱敷眼睛,使麥氏腺功能正常,也可減少乾眼症發生。乾眼症病人越來越多,不只是隱形眼鏡族群容易好發乾眼症,做完近視雷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現代工商社會,繁忙的工作及緊張的生活,常讓人充滿壓力,以致有不少人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中醫師指出,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壓力,尤其上班族、學生或過於要求完美的人都屬於高危險族群。中醫師陳寶文指出,當情緒長期停滯在高張力環境,就會使神經亢奮,促使自律神經失調。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