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8種現象出現時,請珍惜最後的相處時光|每日健康 Health

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8種現象出現時,請珍惜最後的相處時光|每日健康 Health

(親人即將離開世界之前會出現哪些徵兆?研究臨床照顧的專欄作家寫出最常見的8種臨終現象)

生死無常,但是送他們走向生命的終點,卻是每位家人和親人不得不面對的景象。在人生最終的安寧時刻,是否有哪些徵兆可能意味著親人即將離開?根據國際醫療機構《Caring》的報導,長期關注阿茲海默症及臨終照護的女性專欄作家 Paula Spencer Scott,特別撰文指出,親人在即將離開世間時可能出現的臨床徵兆。

 

1.食慾不振

臨終之前由於身體已無法消耗能量,親人可能會拒絕吃飯、飲水,連最喜歡的食物也不再有吸引力,難消化的肉類也會引起不適症狀。

 

照護方式:不必勉強無法吞嚥的親人進食,用簡單的棉花棒沾溼嘴唇,以及適量攝取流質食物即可。

 

 

2.長時熟睡

新陳代謝減慢和脫水,會讓親人陷入長時間的昏睡之中,也很難從睡眠中醒來,對於環境的意識也逐漸模糊。

 

照護方式:雖然親人臨終前多以昏睡,但聽覺與感覺並未完全消失,以簡單的觸摸互動、輕聲耳語即可。

 

 

3.意識不清

親人臨終前的意識狀態往往會變得與正常人不同,包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無法對身邊人的言語做出回應,也可能會說出一些時序混亂、無意義的話語。同時也會表現出不安與恐慌。

 

照護方式:保持冷靜和親人輕聲說話,並在接近病人時坦述自己的身份。

 

 

4.呼吸困難

臨終前的親人會出現名為「潮式呼吸」的症狀,在高聲的深吸氣後呼吸暫停,大多是由於氣管中的分泌物過多所導致。

 

照護方式:將枕頭墊在親人的背部,幫助其呼吸順暢,如果有痰則盡量鼓勵親人自然咳出或流出。

 

 

5.排尿變化

因為飲食量的下降,親人排尿量會明顯變少,血壓也會跟著降低,這其實是身體協助腎臟減少能源消耗的緣故。這時親人所排出的尿液多會呈現棕色、紅色或茶色。

 

照護方式:詢問醫護人員是否需要為病人加裝導尿管,生命的最後數小時內腎功能的衰竭可能會導致血液中毒素增加,引發親人昏迷。

 

 

6.腳踝腫脹

由於腎臟處理體液的功能被破壞,臨終前的病人大多會在血液末稍循環處處現水腫,特別是腳踝、小腿、手部、臉部出現腫脹現象。

 

照護方式:這種腫脹是生命機體下降的自然現象,通常不需要特別的治療。

 

7.手指冰冷

在臨終前的幾小時內,血液循環內縮至重要器官周圍,易出現四肢變得特別冰冷,指甲也會呈現藍色或白色。

 

 

8.靜脈血管紋路

血液環下降也會引起皮膚表面蒼白,並且浮現紫色或藍色的斑駁血管(類似靜脈曲張,通常會在腳底處最先發現這種現象。

 

 

 

參考資料:《caring

 

相關推薦

好痛!又閃到腰了,該如何處理才好?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表示,剛閃到腰時,建議動作要放緩,48小時內可給予冰敷,以緩解發炎反應,亦建議積極至復健科進行物理治療,以緩減不適症狀。  閃到腰後48小時內先冰敷,幫助肌肉血管收縮,減緩發炎反應,也協助降低腫脹疼痛。急性疼痛期勿自行推拿、按摩,以免加重...

閱讀詳情 »

太鹹的食物,含有高量的鈉離子,除了讓血管收縮、血壓飆升外,過多的鈉會使得腦細胞呈缺血、缺氧狀態,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並損害思考能力,加速老化。 現代人不僅要長壽,更想要健康長壽, 年長者如果得了老人失智症, 不僅生活喪失品質,更加沒有尊嚴, 如果是這樣的長壽,那就變得毫無意義, 如何能到老不失智, ...

閱讀詳情 »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失調導致慢性脊椎發炎的問題,雙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張又升醫師表示,患者常見會有下背僵硬、疼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時最為明顯。若出現疑似症狀且疼痛時間超過3個月以上者,建議盡快至醫院就診,以免延誤診治。  僵直性脊椎炎最典型的症狀就是下背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時,會感到背部僵硬及疼痛;然...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6分鐘護一生,請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耳熟能詳的廣告臺詞讓人印象深刻,子宮頸癌是婦女疾病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更為癌症十大死因中的前10位,而妳對子宮頸癌的了解有多少?哪些人屬於高危險群?日常生活中,又要如何預防罹癌呢?   性生活活躍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