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氣伴手禮隱藏飽和脂肪危機 多吃恐造成心血管負擔

人氣伴手禮隱藏飽和脂肪危機 多吃恐造成心血管負擔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年節送禮許多人會選擇芝麻蛋捲、葡式蛋塔、鳳梨酥等精緻糕點。不過,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這些食物大部份都含有過多的飽和脂肪,且熱量偏高,如果吃多了,除了易導致肥胖外,還可能造成高膽固醇和心血管負擔。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台灣從107年起,已禁止食品使用不完全氫化油,大幅降低民眾攝取人工反式脂肪的風險。但享用美食時,仍須注意飽和脂肪對於人體造成的危害。在食品禁用不完全氫化油後,業者可能改用動物油脂、完全氫化植物油或是透過交酯化、冷凍捏合等加工技術製造,雖然減少了反式脂肪,但最後食品內卻可能含有飽和脂肪。

 

飽和脂肪為心血管殺手!許惠玉提到,飽和脂肪會提升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濃度。多項研究指出,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占熱量的百分比是每升高1%,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約增加2%。即使素食者不會吃到膽固醇,但血中膽固醇、血脂肪仍會上升。

 

壞的膽固醇穿過血管內皮細胞形成氧化型的LDL,改變血管內皮細胞的通透性,進而產生脂肪斑塊堆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阻塞,使運送至腦內的氧氣及營養素受阻,連帶影響大腦功能,並提升腦中風、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許惠玉強調,只要減少攝取飽和脂肪,就可降低血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飽和脂肪每日攝取上限應低於總熱量10%。以成人每天攝取2,000大卡計算,飽和脂肪不宜超過22g;美國心臟協會則較為嚴格,建議飽和脂肪每日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的5%至6%,約11g。

 

依據食品藥物管理署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常見品項每100g之飽和脂肪含量,以巧克力泡芙 (17.6g)最高,其次為起酥片(16.5g)、芝麻蛋捲(16.5g)、草莓夾心餅乾(15.9g)、葡式蛋塔(14.7g)、鳳梨酥(14.4g)等。

 

如果依照美國心臟協會標準,民眾只要吃了1、2塊鳳梨酥就會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11公克。許惠玉提醒,高脂食品通常具有香酥脆、口感香濃的特性,建議少吃酥脆可口的食物,以免攝取過多飽和脂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年來由於外食比例增加,飲食習慣西化,民眾普遍蔬菜水果攝取不足,腸胃道潰瘍及腸胃道癌症罹病人數逐年攀升,年齡層也逐漸下降。要如何才能減少腸胃道的疾病發生呢?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提高小腸黏膜酶活性免疫學期刊最近發表了一篇研究,裡面指出多攝取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中榮總日前舉辦「榮翔計畫醫療團隊共照記者會」,邀請台中、彰化、南投及苗栗地區合作簽約的醫療院所,共同舉行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啟航儀式。中榮表示,該院自105年啟動以病人為中心照護連續性計畫,106年8月成立隸屬院部的「分級醫療管理會」,結合全院醫療、行政力量,建立與基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醫認為,白露後是適合邁入青春期小孩服用中醫轉骨方的節氣,秋冬養陰是兒童「轉骨」的好時機,及早為隔年的成長做好準備。兼具西醫兒科專科醫師執照的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強調,中醫轉骨的主要課題並非只吃補藥,而是「基本功」的養成,也就是培養「均衡飲食」、「適度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即將念小學的萱萱,口齒伶俐,童言童語常逗得爸媽很開心。但近來媽媽發現萱萱開始答非所問,有時叫喚她沒什麼反應,甚至看電視越坐越近,媽媽不安的帶她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黃韻誠醫師診斷是「積液性中耳炎」,進一步檢查發現聽力已經受到影響,於是安排引流手術,術後萱萱立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