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人類史上第1例 以色列3D打印帶血管心臟組織

以色列科學家使用患者自身的組織作為材料,3D打印出史上第1顆帶有血管的心臟組織。

  以色列科學家使用人體組織,3D打印出人類歷史上第1顆帶有血管的心臟組織。是當代的1項科學突破。這顆3D打印出的小心臟大約2.5釐米,包括細胞、血管、心室和腔室,是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AU)的科研成果。

  分子細胞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Tal Dvir教授指出,這是史上第1次打印出帶有血管的完整心臟,另1個重大突破聚焦在它是從患者自身的組織作為材料打印的。

  研究人員從患者身體上取下1小塊脂肪組織,將細胞與其它包含膠原等物質生物材料分離,然後將細胞分別轉化成製作心臟和血管的2種細胞。下一步是把剩下的生物材料轉化成生物油,分別與心臟細胞和血管細胞混合,這樣就做成了可以打印有血管心臟的「墨水」。

  整個製作過程要1至2個月,打印的時間則需要3小時,技術還處於初始階段。博士生Nadav Noor表示,目前仍存在很多挑戰,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得到有功能、跳動的心臟。

  醫生也希望,未來能藉由打印心臟的技術,替代實際的人體器官捐獻。

★本文經【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精采報導,點擊觀看【新唐人亞太新聞】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燒烤、料理油煙侵身,小心都會提高肺癌風險。52歲王先生自營居酒屋並擔任燒烤師傅多年,不抽菸的他,偶爾輕咳以為只是被燒烤的油煙嗆到而已,今年與太太一同進行健康檢查,沒想到赫然發現肺部有兩處大小約1至2公分、且邊緣不規則的毛玻璃病灶,後續確診罹患肺腺癌。 我以為這個輕咳只...

閱讀詳情 »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諮詢委員會昨天建議緊急批准莫德納疫苗並表決通過後,今天FDA正式通過授權核准莫德納疫苗上路,預計有六百萬劑即將運送到全美各地施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在推特上指出,「恭喜!莫德納疫苗終於可以使用了!」而《紐約時報》日前報導指出,FDA 11日批准輝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各地冷颼颼,入冬以來氣溫越來越低,不想要心血管疾病發作要了性命,保暖是最重要的工作,尤其,當氣溫降低或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如果是三高病患會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機會,國健署就提供專業的「禦寒8要點」,高危險族群最好一一照作...

閱讀詳情 »

日前染疫正在隔離的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透過推特表示,「目前感覺良好,但有疲倦、頭痛,乾澀的狀況」,他也承認因染疫症狀關係,必須減少參與活動。法國當局通報,全國武漢武肺累計病故人數突破6萬人。義大利總理孔蒂也宣布,耶誕節和跨年假期將實施全國封鎖新禁令。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