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講座報名/劉伯恩醫師主講 肌少型肥胖症

  不少研究及統計數據指出,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攀升,進而導致許多心血管及其他相關慢性疾病,也盤據在國人10大死因名單內。其中,長輩因老化而造成的「肌少型肥胖」,更是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值得重視的問題。

  隨著年齡漸增,即使體重及BMI數值不變,人體內物質的組成也會不同,肌肉量會慢慢流失,加上肌纖維大小及數量減少、肌蛋白合成降低及粒線體功能退化,肌肉品質也會下降,即所謂「肌少症」;同時脂肪比率則因累積而上升,堆積在肌肉組織間、腹部臟層以及器官上,導致肥胖,影響內分泌平衡。

  肌少症和肥胖會因人老力衰而加強彼此的效應,使得長輩行動狀況變差、活動力下降、容易跌倒,不僅影響自身生活品質,也是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罹病率甚至死亡率都隨之提升。

  面對衰老,如何延緩肌力退化、維持健康身體機能?為此,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於5月4日星期六下午,力邀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暨肥胖症專科醫師劉伯恩,與民眾談談「肌少型肥胖症之判斷、診療」。

  健康公益講座當天除了劉伯恩醫師的專題演講,首場有請台北市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一同探討鼻過敏議題;第2場則特邀恩主公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黃星華醫師進行主題演講。時間從下午1點至5點,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301室(台北市徐州路2號3樓)舉行。

  如欲參加的民眾可至「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官網查詢相關訊息,或撥打報名專線:(02) 2391-5568轉報名組,亦可線上報名:https://bit.ly/2VJLyOh,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又生變!繼新北市昨突冒出一家四口不明感染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新增10例本土個案,其中高雄市出現尚查無與高雄港相關的親友家庭群聚,因為大年初四一場親友聚餐,一口氣發現有4名確診者,最早確診的是一名10歲男童,因有症狀赴診所就醫快篩陽性,回頭追...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0例本土個案,其中6例都是居隔期間「陰轉陽」,由於近來「陰轉陽」的本土個案不斷,遭質疑依Omicron潛伏期短的特性,比率不該這麼高,是否隔離後到了防疫旅館才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也沒這麼高啦」,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這一波Omicron本土疫情,染疫者不少都是幼兒園或國小學童,讓校園停課問題再浮出檯面,目前包括雙北市跟桃園市都宣布採取「一人確診,全校停課14天」的高標準做法,是否衝過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9)日下午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思考了許久才吐出一句「是稍微嚴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怎麼才剛開工,就厭世得不得了?甚至只要一想到上班就完全提不起勁。國內心理師提醒,現代人工作時間長,常面臨「工作壓力爆表」的問題,而有些行為出現正是徵兆,像是吃甜食的頻率和份量增加,或是喝過多的咖啡提神,購物頻率變高,還有些人會依賴藥物或飲酒,若想避免身體因壓力亮起紅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