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子宮頸癌」多因這行為害的 不只疫苗!女性防癌得懂3防線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子宮頸癌對女性威脅大,且絕大多數的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國健署提醒,雖然感染後多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部分人會持續感染,可能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而防子宮頸癌除了一般人熟知的疫苗之外,其實足足有三道防線。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子宮頸癌雖屬於慢性且早期徵狀不明顯的疾病,但也有有效的預防方法。第一道防線就是「安全性行為」,因為人類乳突病毒主要是透過性接觸傳染,正確使用保險套,可以預防部分人類乳突病毒傳染,進而可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

第二道防線則是「接種HPV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接種HPV疫苗可以保護女性避免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亦能有效預防長期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造成的子宮頸癌。

林莉茹說,目前食藥署已核准三種品牌的HPV疫苗,均可以預防至少7成造成子宮頸癌的高危險型別人類乳突病毒(第16、18型。而第三道防線是「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早期治療,讓子宮頸病變不會進展到癌症。

國健署目前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每年平均約有210萬人參加。國內經驗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發現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到1期)子宮頸癌個案,有做篩檢族群發現早期個案的比率相較沒做篩檢族群增加46.8%。

國健署強調,子宮頸是連接子宮及陰道的地方,子宮頸癌即是指這個部位產生的癌變,因子宮頸癌前病變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症狀或疼痛,所以需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以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如經診斷為癌前病變,大部分只需要簡單的門診手術即可治癒;即使經切片證實為癌症時,只要發現得早,治癒率也很高。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54天沒本土病例!陳時中天天同句台詞 忍不住笑了「像念經一樣」

好熱!今高溫恐飆破36度 一天中這「要命時刻」得避開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個案大爆發,居隔、居檢期滿前的檢測,也決定全面改為快篩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2)日宣布,即日起調整居隔、居檢期滿前的檢測為快篩,好在疫情不斷升溫的現在,加速檢測結果,第十天快篩陰性才放人解隔離。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新增663例COVID...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551例本土個案,再創今年新高,這一波疫情校園也是重災區,到底停不停課惹來家長抱怨,教育部部長潘文忠今(12)日公布統一標準,改以班級為單位,學校有3分之1以上班級或全校達10班以上班級暫停實體課程10天,該校得實施全校暫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推動「台灣社交距離APP」取代實聯制,第一波適用場所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2)日點名,鼓勵特定的場所,包括餐廳、運動中心、市場、演唱會、宗教繞境活動等,可以先搭配使用,在進入這些場域時只要出示APP畫面,就得免用其他實聯制措施,不過,超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個案單日飆破550例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66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51例本土個案及112例境外移入(3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本土個案數再創新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上午接受媒體專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