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好消息!台大醫院做出「Delta病毒株三聚體」 噴鼻疫苗上市有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開發第二代COVID-19疫苗開發,台灣腳步不慢!台大醫院今(23)日就公布最新研究成果有好消息,為了發展保護Delta病毒株的疫苗,研究團隊已經設計並製作出Delta病毒株RBD三聚體做為抗原,並於293F細胞株中成功大量製造,初步動物實驗有效果,可以同時發展出中和抗體快速檢測跟噴鼻疫苗。其中中和抗體快速檢測原型甚至有望在1、2個月內就可以完成。

台大防疫中心COVID-19疫苗團隊目前專注開發第二代COVID-19的疫苗,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上午一口氣公布兩項好消息。

黃立民表示,利用台大團隊的黏膜佐劑技術,目前已經在鼻內免疫中有效提升老鼠血清中棘蛋白特異性抗體及中和性抗體,優於目前含佐劑棘蛋白肌肉注射疫苗;團隊還成功根據Delta病毒株RBD及人類ACE2設計出可測量針對目前流行的delta變異株中和抗體的ELISA套組。

黃立民說,鼻腔黏膜是細菌、病毒入侵的門戶,所以在病毒進來的地方等著它,效果最好,過去噴鼻疫苗僅應用於流感,以美國噴鼻流感疫苗為例,從小孩用到94歲都可以,而目前全球共有7支研發中的COVID-19噴鼻疫苗,還沒有半支成功上市,是各國積極要搶先的領域,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手上的佐劑好不好。

黃立民說,台大團隊目前是與國內疫苗廠商合作,直接拿已經上市的新冠肺炎疫苗、可以打在人身上的蛋白,搭配台大團隊的黏膜佐劑技術,初步小鼠實驗顯示有效,且該款佐劑可以跟任何一家疫苗的抗原搭配,可以應付任何變異病毒株,要大量製造亦不是很困難,看起來是有潛力的。

噴鼻疫苗的優勢在於,黃立民指出,全身性免疫反應會比較小,主要在誘發局部反應,理論上副作用會比肌肉注射的疫苗來得小;過去流感噴鼻疫苗雖曾發生過顏面神經麻痺的副作用,但知道是佐劑是太強導致局部發炎、局部腫脹嚴重之後,已經可以完全避免,目前只是卡在研發進展太慢。

黃立民說,過去測中和抗體必須進第三級實驗室,利用活病毒做實驗才能檢驗,十分繁瑣,而台大團隊也開發出可測量Delta病毒株中和抗體的ELISA套組,初步看來可以正確反應第三級實驗室的中和抗體,方便疫苗臨床試驗廠商或ㄧ般民眾使用,只是相關研究成果都需要資金投入,才有下一步發展。

照片來源:翻攝自台大醫院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主管突變多話「不停抓著人胡言亂語」 竟是得了急性腦中風

蔡明興為何能「住院兩周」神速出院? 羅一鈞透露兩大關鍵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南市日前推出「AI智慧防疫系統」,當市場採購人潮超過安全流量或消費者未戴口罩時,系統就會自動啟動「大聲公廣播」示警。台南市交通局長王銘德今(17)日表示,已在台南火車站南站、新營客運總站及善化火車站前公車站完成建置, 7月底也會完成永康車站的裝設,用AI來進行防疫。王銘德表示,目前市區公車人流已經...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年3月2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因台灣疫苗供貨吃緊,故暫延第2劑施打時間,近日台灣疫苗充裕,他也完成了第2劑接種。陳時中今日下午在記者會中說明,自己施打情況良好,希望民眾有疫苗就快打,「有打有保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舉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媒體向陳...

閱讀詳情 »

台北市昨天新增14例後,今天確診數來到個位數「僅1例確診」。台北市地下街累計6人確診,市府啟動「北車地下街專案」,針對441名地下街人員進行疫苗接種。市長柯文哲今天下午3時30分將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防疫作為。國內今日新增8例本土病例,分別是6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

閱讀詳情 »

今天新北市新增5例COVID-19確診個案中,本土確診新增1例,其他4例皆為居隔期間PCR採檢陽性確診。針對新增1例的本土確診,新北市長侯友宜特別說明,該案遭在台北市工作的親屬傳染。目前感染源都非常清楚,面對疫情要有信心。侯友宜表示,今天新北新增本土確診1例,其他4例皆為居隔期間PCR採檢陽性確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