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運動揮汗如雨效果好? 專家:心跳率才是指標

  許多人喜歡運動時飆汗的感覺,因為汗流的越多,就越覺得達到效果,但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汗水的多寡與運動的強度或是燃燒多少卡路里不一定有關。

  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指出,汗水的多少與個人體質有關,有些人就算不運動,天氣炎熱時坐著也會滿頭汗。國外研究也發現,如果體重較重,身體會產生較多的熱能,因此容易流汗。

  林頌凱說明,流汗的目的就是散熱,讓體溫下降防止熱中暑,至於排汗量除了與個人體質有關之外,環境的溫度、溼度也是因素之一。換而言之,流的汗少並不代表運動量不足或是熱量消耗少,如果在冷氣房、風扇旁邊運動,或是屬於不太流汗的體質都有影響。從現有臨床證據來看,心跳頻率才能做為運動量、運動強度的主要指標。

  運動後揮汗如雨,如果因此體重變輕也別高興太早,並非是大量燃燒卡路里而變瘦了,只是因為體內水分流失,如果喝了水就會回到原本體重。

相關推薦

大家有沒有覺得現在的水果甜度爆表,反而酸味難尋?坊間流傳水果很甜是注入糖水的說法,可能嗎?有點難以置信呢!台灣號稱「水果王國」,但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將近9成的人吃不到衛福部建議的每天2份水果,建議大家每天至少吃2種、約2個拳頭份量的水果,廣泛攝取膳食纖維、多酚、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但有人對水果...

閱讀詳情 »

平常吃了沒症狀,做食物過敏原檢測竟有大堆紅字?一吃就皮膚起紅疹,肚子絞痛不止,也跟食物過敏有關?到底該怎麼看待食物過敏?全都不吃,真的是對的嗎?明明是可以吃的食物,為什麼會引發過敏症狀?小時候吃了會過敏的食物,長大後再吃,為何又不會過敏了?這與人體的免疫系統反應,以及腸道的發育,都有關係。 &nbs...

閱讀詳情 »

近幾年來,台灣有志一同向「瘦」看齊,但國衛院研究發現,「肌肉量」是影響老人死亡風險的關鍵,老年人胖一點,可能活得更久,建議大家多吃蛋白質食物、養成運動習慣,才能健康久久喔!老人胖一點還是瘦一點才健康?肥胖容易衍生心血管疾病,不論為了愛美還是健康,減重幾乎成了全民運動,不過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發現,肌肉...

閱讀詳情 »

天氣好熱,好怕曬傷、曬黑,夏天應該補充什麼營養素,才能讓皮膚保持白晢水嫩?營養師說,提升身體的抗氧化力就能美白,多吃蕃茄、葡萄、芭樂、柳橙、堅果、豆漿、奇異果、小黃瓜等蔬果準沒錯。夏季艷陽高照,「美白」成為熱門話題,除了一定要擦防曬乳,透過飲食保養也很重要,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蘇宜君指出,維生素A、C...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