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30歲就霧茫茫 「年輕型白內障」攀升 竟因做了這些事

30歲就霧茫茫 「年輕型白內障」攀升 竟因做了這些事圖/TVBS提供

有時候眼睛覺得痠、乾、澀,或是看遠、看近都不清楚,小心可能不只是單純老花或眼睛疲勞,而是想都沒有想過的「年輕型白內障」!以往認為白內障是老人的專利,但這幾年有越來越多辦公室上班族,才30歲左右,就因用眼過度引發白內障。藝人王彩樺也在2018年跟2019年,分別做了兩次白內障手術,當時她也還不到50歲。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也表示,自己長時間在攝影棚內工作,因為燈光非常強烈,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下,的確會對眼睛有一些影響。節目中也邀請醫生、專家分享,造成「年輕型白內障」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如何透過飲食預防這惱人的疾病!

中國醫藥大學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以往白內障的平均年齡是65歲,但是近十年,年輕型白內障患者增加,35~55歲的病患,增加了三成,除了高度近視、三高年輕化的關係,戶外活動也是其中一個因素!陳瑩山曾遇過一名15歲的白內障病患,每週六日會去海邊釣魚,時間一久,發現上課時會有一隻眼睛亮,一隻眼睛暗的狀況,造成他很大的困擾,當下以為只是視力變差,沒想到檢查後發現竟是「白內障」,因此建議從事戶外活動時,記得幫「眼睛防曬」!3C重度使用者也是白內障的好發族群,最近更有所謂的「網紅白內障」!許多網紅直播時,為求畫面好看打強光,卻因此讓眼睛水晶體受傷,所以陳瑩山建議直播時燈光別打太亮,最好還能戴上防藍光眼鏡。另外,有些人用眼過度,會點眼藥水緩解,他也提醒,有些眼藥水裡面可能有類固醇,所以有消炎、消水腫、止癢的功用,但長期使用會造成水晶體的水腫,產生「特殊型白內障」。

30歲就霧茫茫 「年輕型白內障」攀升 竟因做了這些事圖/TVBS提供

當白內障產生,「開刀與否」也成為患者頭痛的課題!有些人想等到白內障「夠熟」再開,也有些人認為開了可能會再長,因此猶豫不決。陳瑩山表示,是否需要開刀,視白內障病情對病患的生活、工作影響程度而定。現在白內障手術已非常成熟,成功率高,有95%以上的病人術後視力恢復良好,但如果拖延太久,水晶體腫脹肥大,就會導致眼壓升高,進一步引發青光眼,本來可以治好的視力,最後恐怕會有失明的風險,這時就得由醫生決定是否需要開刀。而所謂的「繼發性白內障」,陳瑩山拿瓜子比喻,瓜子前面有一個皮,後面有一個皮,中間有一個仁,開白內障手術,將前面的皮拿掉後,為了要裝人工水晶體,會將後面的皮留著,如果沒有保養好,後面的皮也可能會出問題,所以才會讓患者有「再長出來」的感覺!

30歲就霧茫茫 「年輕型白內障」攀升 竟因做了這些事圖/TVBS提供

要預防白內障,陳瑩山分享自己的護眼飲食,包括每日早餐補充1顆水煮蛋,且一定會把蛋黃吃掉,因為「蛋黃是目前已知葉黃素吸收率最高的食物」。而若要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葉黃素濃度,他也遵循午、晚餐至少各吃一盤綠色蔬菜,以及一盤黃色水果,如奇異果、葡萄、蘋果等原則。要了解更多「眼睛保健」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五早上8點,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相關推薦

  翻攝yinews,下同   50年沒得過感冒,60年體重沒有變過,心電圖跟教科書上的一樣! 王老自豪地說,“很多年輕人身體都沒有我好!這是有量化指標的。我50年沒得過感冒,60年體重沒有變過,心電圖跟教科書上的一樣,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

閱讀詳情 »

當孩子近視時,配戴眼鏡是唯一的矯正方法嗎?澄清眼科鄭銘錫醫師表示,矯正近視除了戴眼鏡外,配戴角膜塑型片也是方法之一,建議可視孩子的需求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法。  角膜塑型片和眼鏡一樣,都是非侵入性的視力矯正方法。角膜塑型片是一種經過特殊設計的硬式隱形眼鏡鏡片,具有高透氧的特性,其透氧度為一般隱形眼...

閱讀詳情 »

清明不僅要掃墓,也是24節氣之一,看看清明養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峰期,應留意個人衛生習慣。 2. 春季食慾好,勿暴飲暴食,影響脾胃健康。 3. 飲食宜多蔬果,可多吃溫胃祛濕的食材,如白菜、地瓜、芋頭等。 4. 春天清明時節肝氣正盛,養肝食材如菠菜、山藥等,可多食用。 ...

閱讀詳情 »

死亡可以毀滅一切,但是一些最基本的身體功能還可以跟死神打加時賽。有時候幾分鐘,有時是幾小時,甚至某些還可以加時幾天幾週。你怎麼都不會想到,一個人徹徹底底的死翹翹竟然要花上那麼長時間。 翻拍TOMENTS   指甲和頭髮還會生長(專門測量過的)這裡的生長是相對而言的,而不是真的生長了。在死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