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指疼痛動彈不得 手指過度使用成板機指

  1名男子到復健科門診,自述因清明節掃墓,整個下午都在除草,隔天覺得中指下的手掌有點痛,第3天情況更嚴重,抓握東西或手指彎曲伸直時還會發出喀拉的聲音,因此擔心是不是中風。經診斷,上述的症狀其實是「板機指」,正式醫學名稱為「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厲家珍解釋,板機指好發於中指和拇指,患者開始出現的症狀是手掌之掌指關節處有疼痛感,覺得握東西有困難,手指彎曲時不易伸直產生彈響聲,情形類似扣板機,故得其名;嚴重時手指可能會固定於彎曲位置,必須靠另1隻手來幫忙患側手指伸展,若拖延病情甚至會導致關節攣縮。

  此症發生常見的原因多為手指反覆彎曲過度使用,導致肌腱與腱鞘因磨擦而產生發炎腫脹,因此卡住而伸不直。從解剖學來看,掌骨遠端處有1個類似滑輪的環,稱為「滑車(pulley)」,手指屈指肌腱通過此環,收縮時手指便彎曲。當手指過度使用,造成滑車與屈指肌腱過度磨擦,就會產生發炎、腫脹、狹窄的現象,導致肌腱無法自由滑動。

  厲家珍建議,當症狀較輕時,讓手指適度休息,避免過度使用,以物理治療(按摩深層肌腱、牽拉肌腱、關節活動、熱敷、超音波、電療、蠟療)或使用副木固定,都可以幫忙緩解症狀。若配合消炎止痛藥後症狀仍持續,則會局部注射類固醇,最後手段才是手術治療。

  此外,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重複性動作,譬如長時間的打字、使用滑鼠、滑手機,或是長時間緊握鋤頭、切菜、拿剪刀、抓握其他工具等,尤其是急性嚴重疼痛的病患更需要充分休息,才有利於損傷肌腱恢復,避免疾病復發。

相關推薦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上午召開擴大防疫會議,疫情指揮中心在會中報告指出,有關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管制,好比車站內飲食、遊覽車乘載上限,體育、婚宴場人數,以及MTV、KTV等部分休閒娛樂場所,有條件適度開放。   指揮中心在會議中表示,目前仍在觀察中秋連假後之疫情變化,若國內疫情仍能呈穩定的情形下,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膀胱也太無力?一名40多歲熟女,日前在電影院觀賞電影時,頻頻忍不住尿意,短短一場電影的時間,連連起身上廁所,次數多到遭後方民眾抱怨,原以為自己頻尿是膀胱發炎造成,但前往泌尿科檢查後並無發現異狀,後續輾轉到婦產科就診,這才發現原來子宮長了一顆5公分、約棒球大小的子宮肌瘤...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療院所用於消毒皮膚、傷口的潔淨液又見出包回收!食藥署今(27)日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訊息,寶齡富錦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克菌寧潔淨液 0.5%」因為在屆效期之前,安定性試驗發現主成分含量已不足,又有4批號、逾4千瓶得回收,這也已經是該產品去年以來第三度因為相同原因回收。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