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什麼是「3+4」?我是密切接觸者該怎麼做? 圖解秒懂

什麼是「3+4」?我是密切接觸者該怎麼做? 圖解秒懂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指揮中心宣布新方案「3+4」後,不少人感到疑惑,想知道這與過去我們熟悉的「10+7」有何不同?而近期3+4上路後,確實引發各界疑惑。像是現在疫調塞車,隔離時間僅3天,可能隔離完了都沒收到居隔單。指揮中心強調,疫調電話一接到便開始居隔,到了第4天,自行快篩陰性後即可出門。但什麼時候可以輕症居家照護?3+4實際上如何運作?《NOW健康》簡單說明3+4與10+7的差異,幫助大家分辨。


什麼是「3+4」?我是密切接觸者該怎麼做? 圖解秒懂

▲指揮中心縮短「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天數,改為3+4天,並取消第3的快篩,相關實施細節圖解說明。(資料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圖/NOW健康製作)


我是確診者、或剛從國外回來:在家隔離10天


如果我是入境旅客或剛從國外回來,直接進行居家檢疫「10+7」,且需1人1戶。如果是本地人(非入境旅客)且PCR陽性確診,也是「10+7」,就看身體的狀況決定可不可選「輕症在家照護」。


確診者需進行「10+7」,如果符合輕症居家照護條件,也就是69歲以下,無懷孕或血液透析的低風險族群,且可1人1室(房間內有獨立衛浴),以及同住者在4人以下,即可在自家做「輕症居家照護」。期間內衛生局會多次發雙向簡訊關心你的狀況,可多利用「健康益友」APP,做線上掛號或看診,如果想嘗試台灣清冠一號,可與中醫師討論。如在居家照護期間,出現7大警示症狀:喘、呼吸困難、胸痛、意識不清、尿量偏少,或是心跳過快(1分鐘超過100下),需要至急診就醫。除了打119也可由親友接送至醫院。


什麼是「3+4」?我是密切接觸者該怎麼做? 圖解秒懂

▲指揮中心發表防疫規定相關重點。(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我是確診者的接觸者:接觸者僅需要隔離3天


目前走向「簡化疫調」,只要曾在發病「前2天」內曾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即算是密切接觸者。如曾經與確診者有近距離相處,且當下一起吃東西、沒戴口罩,相處時間超過15分鐘以上,便屬於密切接觸者。但為何要改成「3+4」呢?是因Omicron BA.2變種病毒潛伏期大約是3天,3天後還是陰性,代表沒感染或體內病毒量極低;後4天則以篩代隔,如果快篩陰性便能出門採購,戴著口罩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還能去公司上班,讓當事人能慢慢恢復正常生活,而這4天內即便陰轉陽,仍能及時揪出來。


較多人困惑的是隔離起算的時間,因為疫調塞車緣故,居隔單大多不會第一時間就到手;指揮中心表示,以接到通知為準,接到通知後便開始算第0天。如果收到通知時人在外面,應自行開車、騎車或步行返回住處。(如接到通知時你在與住處距離很遠的地方,像是住台北的人去台南玩,地方衛生局通常有備援方案)。「如果能在接到通知前,先做隔離的準備會更好。」前3天居家隔離期間,須待在家中以1人1室為原則,不可出門。完成接觸者匡列後快篩,快篩陽性者,主動告知「隔離通知書填發單位」或集中檢疫所工作人員,並依衛生局指示前往指定地點進行PCR檢測。從第4天開始,如需外出之前可先做快篩,如「快篩陰性」後即可戴口罩外出,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採購日常用品或是工作。但工作時需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且避免前往員工餐廳,用餐應自己在座位上吃。這段時間如篩檢出陽性,應前往社區採檢站做PCR複驗。


不過因傳染風險不同,學生與老師不能去學校上課;且當事人如果沒篩檢就偷跑出門,或是參加演唱會等大型活動等,最高恐挨罰100萬元。後4天快篩陰性不必向任何人通報,快篩陽性才要通報。到這裡讀者應該能理解:居家隔離的後4天需要高度自律,而未來防疫走向,也會以所有人的高度自律,自主應變為走向。


什麼是「3+4」?我是密切接觸者該怎麼做? 圖解秒懂

▲指揮中心推出「3+4」方案。(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我是接觸者的接觸者:自我健康管理10天


假設我的朋友曾與確診者相處過,該怎麼辦?只要自我健康管理10天,觀察是否有症狀即可。


密切接觸者或接觸者的條件是?


指揮中心表示,確診個案有共同居住,或是在確診者發病前2天內曾共同用餐或是面對面接觸15分鐘以上,特別是沒戴口罩的時候,則是密切接觸者。為了維護社會正常運作,現在疫調大幅簡化,僅會匡同住者,以及同班同學與同職場的同事,這類感染機率較高者為密切接觸者。舉例來說:如果A與B是室友,B又曾與C相處,現在A確診的話需要「10+7」,B將列為密切接觸者,需要「3+4」,C則僅需自我健康管理,仔細觀察自己是否有症狀即可。反之B陽性確診,C也成了密切接觸者。


什麼是「3+4」?我是密切接觸者該怎麼做? 圖解秒懂

▲如何判斷自己是密切接觸者的接觸者,自己又該怎麼辦?指揮中心有解(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割包皮可降低染愛滋病風險? 醫揭割包皮能遠離這些病
▸防疫APP都下載了嗎? 善用數位資源幫你安心度過疫情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不景氣造成「宅經濟」當道,加上台灣人工作超時、人盡其用現象,強調放鬆、舒壓的論調甚囂塵上,不喜歡外出運動卻希望身體健康的民眾,常希望透過健康產品塑造健康的人生,所以各種以可促進「健康」為名的產品如雨後春筍般上市,跑步機、美腿機以及按摩椅等都紛紛出爐,消費者選擇繁多。日本INADA稻田按摩椅台灣總代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台灣第一例役男感染愛滋隱私遭公務機關曝光而申請國賠案例,判賠5萬元定讞。此案促使內政部役政署特別修正相關規定,直轄縣市政府辦理愛滋役男徵兵檢查,應以密件處理,並將文件親自交給役男本人。雖隱私曝光已造成役男精神傷害,但也因勇於爭取國賠,促使公務機關正視役男的隱私保障。兩年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器官捐贈風氣不盛,有些等待眼角膜移植的患者一等就是十幾年,成大醫院公布了網膜感光細胞的前驅細胞移植技術,動物實驗顯示,實驗小鼠退化中的視網膜功能逐漸獲得恢復。此技術如進入臨床,對於視網膜病變患者來說,將是一大福音。成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視網膜專科代主任張義昇指出,視網...

閱讀詳情 »

今年甫上市Eclipse易口舒無糖薄荷錠-清蘋薄荷口味備受好評之外,兼具時尚品味與高質感的Eclipse易口舒無糖薄荷錠首次與台灣索尼(Sony)合作,跨界推出「開蓋驚喜 獎Sony」活動,讓你隨手開蓋獎品送給您,無時無刻享受玩味生活!  Eclipse易口舒無糖薄荷錠是任何場合必備的小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