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COVID-19染疫康復者有哪些後遺症? 治療方式一次看

COVID-19染疫康復者有哪些後遺症? 治療方式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發病時,通常為急性症狀,於4週內會消失,但不幸病況嚴重時就需入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或其他呼吸輔助用具(如高流量鼻導管氧氣)。若康復出院後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就可視為COVID-19的後遺症,最常出現的症狀為疲倦、咳嗽、喘氣不順、胸悶等。

COVID-19染疫康復後會有甚麼後遺症?

在臨床上亦有康復者發生如:嗅味覺喪失、失眠、流鼻水、關節痛、食慾降低、盜汗、腹瀉和頭痛之症狀。除了生理方面的困擾外,一些心理層次之症狀如:腦霧、無法專心、記憶力受損、憂鬱、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而每位康復者的病症不同,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所有類似的狀況。

若有後遺症要如何面對與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胸腔內科主任朱曦表示,康復者出院後返家2-3週如有持續的極度疲勞或是呼吸不順,建議立即就醫。若是症狀持續惡化,或有新的症狀產生,也建議尋求專業治療。

1. 疲倦:在一早精神最好的時刻,把最重要的事情辦完。妥善計畫每日的行程表,不要同一時間內擠入太多事。

2. 睡眠障礙:每天固定時間入睡跟起床,睡前避免使用手機及看電視,和太晚飲用含咖啡因物質(如:咖啡、茶),戒菸及戒酒。

3. 喘:戒菸、心肺復健和呼吸運動。

4. 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及語言治療可改善行動力與增強運動耐力。

5. 憂鬱、焦慮、心理學症狀:心理師諮商和藥物

一站式康復者整合醫療門診 隔離後6個月內適用

為幫助新冠肺炎(COVID-19)染疫康復者儘早回復正常生活,健保署已規劃「COVID-19染疫康復者整合醫療門診」,提供確診解除隔離後6個月內之康復者,跨科別「整合門診」及「住院整合照護」一站式服務,全國已有多家醫院開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亦提供此服務,對於符合此需求之民眾可逕洽和平、仁愛、中興、陽明、忠孝院區「新冠特別門診」就醫。

【延伸閱讀】

染新冠恐出現長期不適 盤點「常見身體症狀」

沒確診也有新冠後遺症? 專家呼籲留意「長新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5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吸菸真是百害無一利!根據研究顯示,吸菸不但不易懷孕,並會導致不孕;就有一名從事新娘秘書工作的陳小姐,十多歲就開始吸菸,結婚後遲遲無法懷孕,之後藉助戒菸專線諮詢人員的鼓勵,戒菸成功,且在一年後也順利懷孕生子。很多人會吸菸都是因為好奇,陳小姐也不例外,十多歲時,也是因為一時好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很多痛風病人視豆類為絕緣體,舉凡豆製品都不吃,豆漿也不敢喝;醫師表示,其實,任何食物不多吃,就不會有問題,痛風病人可以喝豆漿,只是若在急性發作期,才需禁食。痛風病人必須控制含普林高的食物,以致凡是高普林的食物,就成了痛風病人的大敵,即使是愛吃,也只敢淺嚐即止,甚至是連碰都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H7N9疫情持續升溫,馬英九總統今(10)日上午前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時表示,雖然目前國內尚無爆發病例,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尤其目前兩岸直航每週676班次,須特別加強邊境檢疫!另外,我國駐美人員回報,美國已表示一旦做成H7N9病毒株,將立刻與我國合作。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南投地區在3月27日發生地震,又再度讓人想起921大地震對台灣的傷害;為加強醫療體系對於災難緊急醫療的應變能力,衛生署南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今天在大林鎮運動公園舉辦災難醫療聯合演習。現場由大林慈濟醫院擔任指揮中心,模擬處置大量傷患及人員調度等不同狀況,以期在真的災難發生時能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