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什麼是產後憂鬱?

什麼是產後憂鬱?

產後憂鬱是什麼?為什麼喜迎新生兒,媽媽們卻容易出現憂鬱症狀呢?好夢心理治療所院長林晏瑄臨床心理師表示,產後憂鬱的原因至今尚未有定論,目前認為與荷爾蒙波動、身心狀態、社會壓力等因素有關。林晏瑄心理師叮嚀,產後情緒情緒低落、憂鬱等症狀其實非常正常、也很常見,若症狀持續逾兩周建議接受醫療協助為佳。

 

什麼是產後憂鬱?

 

生產,對女性的生理、心理來說都是很大的變化。從歷經懷胎十月,看著肚子隆起、感受新生兒脈動及內分泌變化,生產時的疼痛與體力的消耗,以及產後面對新生兒照護、因懷孕造成身材變化、教養衝突等眾多改變與壓力,都可能是造成產後出現情緒障礙的原因之一。

 

林晏瑄臨床心理師表示,產後情緒障礙其實非常常見,且依照情緒問題程度可分成以下三類:

 

1. 產後情緒低落 (Postpartum bules):

是最常見、也最輕微的情緒問題,約30%至80%的產後婦女都可能有程度不一的情緒低落,包括像是心情不好、焦慮、脾氣暴躁、失眠、疲憊、頭痛、做噩夢、莫名流淚等,但通常只會持續1至數天就會恢復正常。

 

林晏瑄心理師叮嚀,這類型的情緒問題大多屬於暫時性的狀態,只要給予媽媽適當的休息、支持與陪伴,通常在幾天內就可獲得改善;然而,若症狀持續兩週以上時,仍建議積極就診接受診斷及醫療協助。

 

2. 產後憂鬱症 (Postpartum depression):

約1成的產婦在生產後數週、甚至1年內可能出現較嚴重的情緒障礙,像是憂鬱、疲勞、失眠、情緒低落、容易流淚,對以往自己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影響日常飲食,或是自覺無法照顧好嬰兒、自覺罪惡感、無價值感,部分產後憂鬱會出現幻覺、興起想要傷害寶寶的念頭,嚴重甚至會出現自殘或自殺的想法。

 

林晏瑄心理師表示,產後憂鬱不只會影響產婦,同時也可能對新生寶寶、家人、親友造成影響;然而,這樣的憂鬱情緒並非產婦自己能控制,甚至可能會因為家人的不支持、不諒解而讓產後憂鬱的症狀加劇,若未及時介入幫助患者抒解情緒問題,其憂鬱症狀可能會持續數週、甚至數個月之久。因此,若察覺媽媽出現產後憂鬱症狀時,建議積極就診接受協助,透過傾聽、理解、支持或用藥,都有助於改善憂鬱症狀。

 

3. 產後精神病 (Postpartum psychosis):

產後精神病是一種更嚴重的情緒障礙,盛行率約千分之1至2,也就是每1000個產婦中可能出現1至2個這類精神問題。患者通常在產後2周內就會出現明顯的情緒激動、哭泣、個性及行為改變,或是出現妄想或幻覺,包括誤認嬰兒死亡或被調包,也可能出現傷害自己或家人的想法。

 

林晏瑄心理師指出,產後精神病雖然較不常見,但其影響性卻不容輕忽,患者嚴重的精神、情緒失調,可能對自己、家人、寶寶造成未知的傷害,若未及時接受治療期症狀可能持續數週至數個月之久。因此建議若自覺產婦有嚴重的情緒障礙時,一定要盡快就診接受醫療照護與協助,以幫助產婦恢復身心健康。

 

產後憂鬱症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身心科、精神科」

 

更多資訊請上睡眠管理職人粉絲團好夢心理治療所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好夢心理治療所院長 林晏瑄臨床心理師

 

延伸閱讀:

【憂鬱症的症狀】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837

躁鬱症與憂鬱症的不同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180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什麼是產後憂鬱?

相關推薦

「欲愛人者先自愛」你同意這句話嗎?根據網友每年票選桃花運最大阻礙,禿頭問題常常位居榜上,尤其受到疫情戴口罩影響,這兩年來排名更是不斷往前。MyHair生髮植鬍診所表示,許多男性受雄性禿困擾已久,自信心長期低迷,以致就算到了情人節,有愛也無法大聲說出來。   我想談戀愛!情人節MyHair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連續兩天維持「個位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的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分別是亞旭電腦2例、嘉聯益電子廠2例以及桃機航警多1例確診;值得注意的是,也出現國內這一波本土Omicron疫情以來的首例死亡個案,為桃園金嗓歌友會相關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這一波本土Omicron疫情相關的首起死亡個案,還沒打疫苗的民眾,要注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平台第23期將自明起(2月16日)再度開放已完整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滿12周且滿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傳統習俗過完元宵節就算過完年了,而隨著農曆春節的結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15)日宣布鬆綁宗教場所及宗教集會活動的防疫措施,自2月16日起,不但宗教場所禁飲食、禁提供籤筒供盤及容留人數限制等措施,皆予取消,繞境、遊行以及500人以上的宗教活動也恢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