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什麼都不記得了! 失智症你了解多少?

什麼都不記得了! 失智症你了解多少?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已步入高齡化國家,隨老年人口迅速成長,台灣80歲以上的老人,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智不單純是老化或記憶減退,更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它是一種腦部功能受損所造成的「疾病症候群」。失智症將人的心靈之窗一扇一扇的關閉,失智長者由記憶障礙、定向障礙到完全失去智能,呈現進行式的日常生活功能衰退,以致無法獨立生活。

造成失智原因多 阿茲海默症最常見
依據統計,造成失智症原因最多的是阿茲海默症,其次是血管性失智症。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精神科陳彥志醫師表示,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一般的病因可以歸納如退化型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因素導致之失智症,如營養內分泌失調、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顱內病灶、長期服用藥物、酗酒、化學毒素中毒或重金屬中毒後遺症等。

失智症非無藥可救 藥物、非藥物都能改善
針對失智症的治療,陳彥志醫師說明,在藥物治療上,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主要有膽鹼酶抑制劑及NMDA受體拮抗劑,用以減緩失智長者心智功能退化的速度。另外,其他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等,則用於改善失智長者的精神行為症狀。

在非藥物治療方面,藉由環境的調整(熟悉的、穩定的、有安全感的)、活動的安排、溝通方式的改變、認知訓練、懷舊療法、亮光、按摩、音樂治療、芳香療法、寵物治療、藝術治療、園藝治療等非藥物照顧方法,也能改善失智長者精神行為症狀。

長輩突然老番顛 當心是失智症惹的禍
陳彥志醫師強調, 當腦部各區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時,失智長者就可能做出令我們無法理解的事,「這不是失智長者能控制或預防的,所以他的不可理喻、令人頭痛的行為及生活無法自理,不是故意找麻煩。」事實上有可能是罹患失智症,應該要接受治療。

若要預防失智症,陳彥志醫師建議,可從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如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多動腦、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重與多社會參與,與人際互動;同時減少危險因子,像是遠離憂鬱、不抽菸、避免頭部外傷和預防三高。

【延伸閱讀】過敏兒「啾」不停! 保護呼吸道很EZ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6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從“手”看健康】 ①手感熱:主心腎陰虛。症狀:上火、失眠、多夢; ②手感涼:主脾腎陽虛。症狀:體弱怕冷,消化吸收能力差; ③手感粘:主內分泌失調,糖尿病人多見; ④手感濕:主心脾兩虛。症狀:心火盛、心理壓力,精神緊張,易疲倦乏力; ⑤手感溫潤:五臟調和,身體健康。親,你學會...

閱讀詳情 »

很多女生都有生理痛的困擾,最近天氣寒冷,許多女生都手腳冰冷到不行,碰到月經來,更是雪上加霜,又冷又痛的常不知如何是好;中醫師則是提醒,初經過後,若常出現痛經和亂經情況,可能影響胸部發育,恐成「太平公主」,千萬別疏忽! 中醫師彭溫雅指出,女性的健康指標,可從每個月的月經看出端倪,若是小女生初經來之後,...

閱讀詳情 »

最近各公司行號都在吃尾牙,接二連三的下來,很多人腸胃都不舒服;尤其是寒流又來襲,濕冷的氣候對脾胃較弱的人,就更是吃不消。中醫師建議,平常可多按摩腹部穴位,可舒緩腸胃不適。 署立基隆醫院中醫科賴卉蓮醫師表示,以中醫的理論來說,消化系統、胃腸道都包含在中醫的「脾胃」裡,食物經由消化系統攝取、吸收之後,變...

閱讀詳情 »

流感疫情持續發威,老人、幼兒或慢性病患等高危險群感染後,容易引發重症甚至死亡!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應加強自我防護措施,避免流感上身。最好是接種疫苗防範,至三月底前,增列「高燒持續四十八小時之類流感患者」及「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皆可施打公費疫苗。 基隆市衛生局表示,目前成人流感疫苗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