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腺癌無法標靶治療 醫:化療也不灰心

肺腺癌無法標靶治療 醫:化療也不灰心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日前證實罹患肺腺癌,需先手術治療,她樂觀面對病情稱「只是一塊小蛋糕」。然而肺腺癌因早期無症狀,許多患者發現時多屬無法手術的晚期,其中4成患者更無法標靶治療。北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強調,許多患者化療效果也很好,關鍵在於降低副作用,再與醫師討論最適當的用藥,都能有效延長存活期。

肺腺癌常見不吸菸女性 發現多晚期

根據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包辦男性、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共奪去9,372條人命。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多與吸菸有關。至於「非小細胞肺癌」又可再細分3類,其中肺腺癌又屬最常見肺癌,常見於非吸菸女性。

肺腺癌由於早期無症狀,大部分患者不舒服時,大多是晚期癌症發生遠端轉移所致。手術治療是早期肺腺癌主要方式,至於無法手術的晚期肺腺癌,則以化療和標靶治療為主。

腫瘤基因檢測 分標靶藥物或化療

針對晚期肺腺癌治療方式,周百謙表示需考量3點,肺腺癌需先分期,若為晚期,則要判斷轉移至何處器官,再來需檢測有無基因突變,不同基因型腫瘤生長速度不同,也關係到是否適用標靶治療,最後則要評估患者身體免疫力。

周百謙指出,在台灣,腫瘤基因突變適用標靶治療的機率約5-6成,但隨著更多標靶藥物開發,未來機率會慢慢增加。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北榮胸腔部一般胸腔科主任陳育民受訪時補充,根據臨床經驗,若患者先進行標靶治療,待癌症出現抗藥性,再改用化療,一般存活率約可達2年。

標靶非萬靈丹 化療也能延長生命

可使用標靶治療固然欣慰,但周百謙也強調,標靶治療效果也沒有大眾想像那樣突出,視病人體質因素影響很大,攸關藥物是否達到治療濃度。

醫師勉勵4成只能施行化療的民眾不要灰心,目前許多患者化療效果也很好,關鍵在於降低副作用,並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當化療藥物,都能有效延長存活期。

陳育民則說明,肺癌患者經醫生評估後,也可考慮搭配免疫治療,然而缺點是目前要自費,未來若健保給付,規定條件也可能會很苛刻。

預防肺腺癌 高風險族群才特篩

抽菸、二手菸、常開火煮飯、職業暴露、遺傳,甚至空氣汙染,都可能是風險因子,肺腺癌無症狀怎麼防?周百謙提醒,若家族中有人年輕就得肺癌等高風險族群,可考慮電腦斷層檢查,一般40歲以上民眾,定期X光篩檢及可。

但是民眾也不該因為名人罹患特定癌症,就風湧至醫院診所進行篩檢。陳育民醫師強調,平時就要注意各種不適症狀,若出現咳嗽超過3週等身體不適,可尋求醫師診斷病因,「不用因特定癌症恐慌,有時身體不適也可能是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

【延伸閱讀】貿然停藥不到3天 馬上二度心肌梗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6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五十肩可能是帕金森氏病,如何早期察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提醒,動作遲緩、肢體僵硬、走路不擺手、鞋子磨損快、單側肩膀痛、夢中肢體揮動、面無表情都是先期徵兆。在最新治療發展,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表示,現在二合一新劑型可以克服藥物濃度不穩定狀況,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入秋之後,天氣較為潮溼,部分毛小孩皮膚過敏症狀嚴重,整天舔腳、搔抓,或以牙齒啃咬皮膚,以致出現傷口,甚至滲血,讓飼主覺得心疼,動物醫院院長王聲文建議,帶毛小孩就醫,除了透過藥物來止癢外,並可以接受過敏原檢測,看看哪些食物碰不得。 臨床顯示,毛小孩過敏原因以食物為主,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昨(22)日批評,衛福部訂定豬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容許值,單位使用ppm而非ppb,等同放寬標準50%。今(22)日衛福部食藥署回應,目前有制訂豬肉瘦肉精容許值國家,包含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都是用ppm作單位,並且容許殘留量遠低危險量,計算至小數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