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換人工膝關節 感覺卡卡6大原因

換人工膝關節 感覺卡卡6大原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有些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換人工膝關節後,老是感覺關節卡卡、不舒服,天氣變冷,症狀就更明顯。高雄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部長任振輝表示,根據臨床觀察,大約每10名接受傳統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就有1人術後感覺關節卡卡、不舒服。

許多原因 都會造成人工膝關節卡卡、不順

任振輝醫師分析,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之所以感覺關節卡卡、不舒服,常見原因包括,第一、手術後膝關節兩側韌帶鬆緊不一。第二、人工膝關節與骨頭不夠密合。第三、由於疤痕較長,變天時疤痕攣縮,患者就可能不舒服。第四,患者術前因膝關節變形,已習慣特定角度施力,當角度矯正回來,患者不太適應新角度,就會感覺卡卡、不順。第五,患者術後復健運動做不夠,產生組織沾黏。第六,患者手術前血液循環不好、肌力不足,進而復原狀況不如預期理想。

傳統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將全部關節換掉,韌帶鬆緊的平衡,需要用肉眼、醫師個人感覺及經驗,因此較容易產生膝關節韌帶鬆緊不一等問題,由於傷口較大,疤痕攣縮可能更嚴重。近年來,隨著新科技發展,醫界開始運用機器人手臂進行膝關節、髖關節置換手術,在南部,高雄榮民總醫院近期引進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術新科技,引發醫界、學界討論。

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術 提升治療精準度

任振輝醫師指出,這類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手術只換掉磨損軟骨組織,不需挖掉整顆關節,並藉由機器手臂及電腦輔助人工關節植入位置、以及動態評估韌帶鬆緊程度,所以較不會韌帶鬆緊不一,屬於局部手術,可適用於單關節面、雙關節面磨損患者,患者術前需要經過電腦斷層檢查,手術中,也會隨時透過電腦系統進行評估、導引,幫助提升手術精準度。此外,手術傷口約傳統手術的1/3,復原時間大幅縮短,患者從入院、手術到出院,大約三天左右。

任振輝醫師也提醒,民眾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要盡量避免負重,平常也要適當運動,以維持肌力,並注意不要跌倒,這樣才能幫助延長人工膝關節壽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2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歷年來,我國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日期均從10月1日起,但今年卻特別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為了配合疫苗廠供貨時程,今年6百萬劑流感疫苗開打必須採取梯次開打,11月15日為第1梯次,對象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開始為其他公費對象。 為了提...

閱讀詳情 »

「立秋」顧名思義就是秋天的開始,是由夏天轉入秋季的第1個節氣。今年立秋於8月8日,立秋後若連續有降雨日,氣溫則漸下降,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是炎熱轉涼的交接期。 溫、溼度的變化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可單吃水梨或用梨燉冰糖來預防,甚至加入川貝一同服用改善;若因溼度下降產生皮膚乾燥,則可多吃蓮藕、枸杞、白...

閱讀詳情 »

日前有媽咪私訊詢問,孩子到底能不能碰含酒類食物,例如:薑母鴨、麻油雞或酒釀桂圓麵包等,這次阿包醫生就來跟大家聊聊酒類食物的常見問題。 萊姆酒冰淇淋、酒釀桂圓麵包…孩子可以吃嗎? 說到市面上的含酒類食物實在太多,像是中式料理的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西式的萊姆酒冰淇淋、紅酒燉牛肉,或是麵...

閱讀詳情 »

還在為要準備什麼父親節禮物傷透腦筋嗎?讓《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透過社群資訊的網路聲量分析,將禮物分為2大類,1類為贈送消費性產品,另1類為體驗心意式(旅遊、聚餐等)的慶祝,看看網友們打算如何度過今年的父親節! ▲在實體禮物中,以服飾配件類的討論度最高。(圖/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提供)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