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今10例境外移入有7例是突破性感染 接種疫苗品牌全曝光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1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10例的境外移入中,共有7例是突破性感染,而這些個案接種疫苗品牌也全部揭露。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0例境外移入個案,為6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分別自美國(3例,案16436、案16443、案16444)、日本(案16437)、印尼(2例,案16438、案16440)、馬來西亞(案16439)、菲律賓(案16441)、英國(案16442)及柬埔寨(案16445)入境,入境日介於10月1日至10月14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今日疫情記者會中指出,今日10例境外移入,有7例是突破性感染。其中5人是接種2劑BNT疫苗,包含自美國入境的案16436、自日本入境的案16437、自印尼入境的案16439、自英國入境的案16442及自美國入境的案16443。

此外,羅一鈞也指出,自印尼入境的案16440曾接種兩劑柯興疫苗以及菲律賓入境的案16441曾接種1劑嬌生,均列為突破性感染個案。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人正式告別重男輕女! 最新出生性別比數字曝「有女萬事足」

批號誤植不只北市!新北也爆診所出錯 莊人祥下達新「防呆」措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衛生福利部發布104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連續多年蟬聯死因第一位,且佔所有死亡人數達28.6%!一起來看看104年的十大死因囊括哪些疾病~  104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一名:惡性腫瘤(癌症)第二名:心臟疾病第三名:腦血管疾病第四名:肺炎第五名:糖尿病第六名:事故傷害第七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第八名...

閱讀詳情 »

勃起功能障礙及攝護腺肥大,是許多中年以上男性的共病。根據台灣男性醫學會調查發現,台灣年逾40歲以上的男性,每5人就有1人有共病困擾,醫師提醒,唯有掌握「認識共病、自我評估、積極行動」3原則,才能遠離男人共病。 ​ 根據台灣男性醫學會調查發現,許多男性步入中年後,腰粗體胖,看似幸福肥,卻隱藏健康風險,...

閱讀詳情 »

「癌症」似乎越來越普遍,相比10年前和20年前,人們現在對於親戚或朋友中有人罹癌好像已經不再是什麼稀奇的事,且原先多見於老年人的癌症,也出現了向青壯年甚至少年擴散的趨勢,但對於癌症光是聽到這兩個字仍會令人膽戰心驚,以往對於癌症的預防,都以倡導健康飲食、戒掉不良生活習慣像是喝酒、抽菸、熬夜等,但根據美...

閱讀詳情 »

  ​症狀多為心悸、胸痛悶等 甚至毫無徵心肌梗塞令人聞之色變,金管會前主委龔照勝、寒舍集團創辨人蔡辰洋都因心肌梗塞過世,相繼不到3個月,令人不勝噓唏。去年知名女作家施寄青、政商界名人翁大銘也都因此過世,坊間有更多人因心肌梗塞猝死,民眾應有預防觀念,平時掌握自我健康很重要。心肌梗塞的常見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