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揮別中風後低谷 肉毒桿菌素助找回自我價值的感動

他揮別中風後低谷 肉毒桿菌素助找回自我價值的感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肌肉緊繃、僵硬等肢體痙孿症狀,是許多腦中風患者會面臨的問題,不過只要持續接受適當的治療,患者仍能獲得明顯的症狀改善。現年57歲的吳先生,因患側為右側肢體,中風後日常生活部分需家人協助,不過他仍希望逐步減少對家人的依賴,到達日常生活完全獨立狀態。因為不想在家人面前表現出脆弱的一面,有時他會一個人偷偷在超商用右手練習吃飯,但因手部肌肉仍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他無法控制好餐具,容易吃得到處都是,每次練習對他都是一次的打擊。後來吳先生在醫師評估下,開始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肢體痙攣,合併功能性的復健訓練,經過一年左右的藥物治療與復健訓練,他開始回復生活自理的能力。不同於以往日常生活只使用左手,現在他會用右手協助從事需雙手進行的活動,例如過去在外喝水只能將水瓶置於雙腿內固定,用左手扭開瓶蓋放一旁,再用左手拿起水瓶喝水,現在他能用右手拿水瓶、左手扭轉瓶蓋,然後右手拿著水瓶直接喝水。以前他只能坐著喝水,現在已經能抬頭挺胸站著喝水,這樣的突破,讓吳先生相信日後功能的進展會愈來愈好。

中風後復健可適時搭配藥物輔助 增進療效

由於腦中風過程中大腦神經受損而產生肢體痙孿,常見症狀表現包含拇指握拳、手腕內彎及馬蹄內翻足等。高雄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洪禎雯說明,肢體痙孿沒有處理會阻礙復健進行、影響功能恢復、增加照護困難,更可能造成關節攣縮等不可逆的變化,因此出現肢體痙攣務必就醫治療。有很多方式可治療肌肉痙攣,如復健運動、口服藥物等,其中注射肉毒桿菌素是一項常見的治療選擇,若搭配復健治療則效益更佳。肉毒桿菌素僅作用在注射部位,沒有全身性副作用,且一次注射效果可持續3至4個月或更久。

不放鬆肌肉就復健 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許多患者在肢體痙攣的情況下,難以進行復健訓練,若強行將肢體伸展的話,很有可能造成二次傷害。洪禎雯醫師分享一位肢體痙攣患者,在肌肉緊繃的情況下硬性拉扯雙腿,結果造成大腿內側肌肉撕裂傷以及出血,嚴重延宕原先的復健規劃,得不償失。因此洪禎雯醫師建議,合併痙攣張力的患者應諮詢醫師意見,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適當地放鬆肌肉後,再進行積極的復健動作,避免不當訓練造成反效果。

配合專業醫療處置 找回真實的力量

洪禎雯醫師分享,一位年輕爸爸在孩子出生前便腦中風,他看著妻子一個人忙碌地照顧新生兒,心裡滿是愧疚,後來他接受肉毒桿菌素的施打以降低肢體痙攣,並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僅三個月便能抱起孩子,協助餵奶。也有其他患者在經過肉毒桿菌素注射及復健相關訓練後,可以協助擦桌子、曬衣服等家務。因此洪禎雯醫師鼓勵患者們要保持積極的態度,若出現肢體痙攣時應尋求適當的治療,及早找回掩蓋在肢體痙攣底下的真實力量。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母親節送禮新選擇 美容醫學助媽媽容光煥發 看著時下最夯韓劇《社內相親》高顏值女星們與剛新婚的不老女神孫藝珍,長年為家庭操勞的媽媽們也忍不住在電視機前讚嘆韓國藝人的凍齡神話,然而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母親節將至,有知名醫美診所統計2022詢問度最高的三大醫美減齡保養療程,還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被媒體受訪時,提到月底恐有千例確診個案。今(12)日下午的記者會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破千例是有可能,達到萬例「當然有可能」。另外近期國外又出現全新的變異株,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提出見解。 目前匡列為減緩確診數上升速度 破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7歲陳先生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今年初在肝膽腸胃科進行追蹤的時候,發現肝臟有顆2公分的腫瘤,經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早期肝癌,經醫師施以無線射頻燒灼術治療肝臟腫瘤,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肝癌初期無症狀 檢查發現多已是中晚期 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黃耀光醫師指出,肝癌早期未必會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腸道菌叢在人體內扮演重量級的角色,總重量不到0.2公斤,總菌數卻比全身總細胞數還多,默默地影響身體健康與生理平衡,被認為是最後發現的器官。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高承源副研究員團隊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六(dusp6)基因有控制腸道上皮屏障健康與腸道微菌叢平衡的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