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天多走路,健康有保固 | 健康達人網

天天多走路,健康有保固 健康達人網

2008 年的美國身體活動指引建議每週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強度有氧身體活動,如健走,可以得到健康。  

健走對健康有許多益處,包括增進心肺、血管、新陳代謝及循環功能,增加體內含氧量,消除疲勞和壓力,改善腦力、穩定情緒,且可增強體力和肌力,強筋健骨,促進胃腸蠕動、吸收和消化,控制體重,防治慢性病等。

健走是成年人最常見的休閒身體活動,美國曾有研究探討健走盛行率及其運動量是否達到建議量,結果顯示估計在 1998 年有 38.6%美國成人採用健走作為身體活動,其中運動量為每週至少健走 5 次,且每次至少 30 分鐘者佔 21.3%,此較接近建議量;若標準降為每週健走時間為 150 分鐘,且健走 3 次以上者,佔 34.5%;再降為每週健走 150 分鐘且不論健走次數,則佔 37.6%;可見只從事健走而能夠使運動量達到建議者低於 40%,須增加第二種休閒運動,才能達到建議量。

2012 年 8 月的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期刊,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採用全國健康調查(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s)的資料,比較 2005 年和 2010 年的美國成年人健走盛行率改變的情形。CDC 定義健走為在過去 7 天中,至少連續步行達 10 分鐘以上者,分析參數並且評估健走和達到身體活動指引建議量的相關性。

結果發現,2005 年的健走盛行率為 55.7%,到 2010 年顯著增加為 62.0%,且 2010 年健走運動量達到建議量者,為對照組的 2.95 倍。因此為讓健走盛行率持續增加,社區應推廣具實證醫學根據的公共衛生策略。

健走方式簡單、不需設備、省錢、且功效良好,但從事健走運動時,應注意下列原則,才能安全又可發揮功效:

(1)選擇適當運動時間,如飯後、早晨或傍晚。

(2)選擇空氣新鮮的地點,避免在空氣污染地區或交通要道附近。

(3)注意路況安全,尤其要注意通過馬路時的行車相關安全。

(4)注意氣候及保護,尤其是雨天、炎夏溫度太高、或冬天溫度偏低的清晨。

(5)注意身體情況,尤其慢性病友,像是心臟病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身體症狀(如低血壓、低血糖、頭暈、無力、昏厥等),多加保護。

(6)依體質、體力、體能等因素注意速度和步行時間,適可而止,量力而為。

(7)持之有恆,每週步行 3 次以上,每次 0.5~1 小時,步伐平穩,配合勻稱呼吸。

(8)若有關節炎者可適當使用助行輔具,並慎選步行速度和距離。

(封面圖片來源:papalamour via photopin cc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不少人以為運動一定要大量流汗才有減肥效果,甚至以為運動後一小時內進食會變胖;醫師表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其實運動後,可先吃點麵包補充能量,只要不暴飲暴食即可。美兆健康管理機構最近對會員進行調查,院長朱大維發現,會員最大迷思是,多數人以為流汗才有減肥效果,導致有人在身上包裹保鮮膜運動,雖可大量流汗,體...

閱讀詳情 »

肌肉產生乳酸的機制,是讓我們身體運動不要過於激烈,但是也會限制運動員的成績,無法再突破。想要跑步的成績更好,祗有設法提高酸值的門檻。 乳酸門檻值 激烈運動之後,肌肉會累積乳酸,當乳酸濃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我們身體的動作會減緩,以便讓身體有時間去化解掉。這個乳酸值就稱之為乳酸門檻值。 每一位選手的乳...

閱讀詳情 »

牙齦與牙齒連接處,有0.2mm的縫隙,也就是牙周病的肇因點.....一般人最常用的刷牙方式即在a光滑表面區不斷來回做大範圍長距離刷洗此種刷牙方式往往漏掉預防牙周病最重要的齒頸牙肉區使牙菌斑繼續殘留而持續破壞牙周組織另外有些人曾聽過牙醫師說要刷牙肉旁邊的b齒頸牙肉區可是卻仍然做長距離快速且用力的刷洗如...

閱讀詳情 »

咳嗽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咳起來面紅耳赤、渾身不舒暢∼針對症狀選擇全天然的熱飲,小小1杯,咳嗽快快好!1.熱咳感冒了∼咳嗽、頭痛、流鼻水通通來襲,快派出桑葉菊花甘蔗汁打敗它!怎麼分辨你是熱咳∼ 有所有常見的感冒症狀,多痰呈黃色黏稠狀,容易感到口舌乾燥、喉嚨疼痛,身體發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