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代謝症候群現代病 少動多吃者危險

代謝症候群現代病 少動多吃者危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的生活特徵都是忙碌、壓力大、少動、多吃,因此產生「代謝症候群」這個問題。代謝症候群是個常見的病態現象,不是一個特定的疾病,它是指腹部肥胖、血壓、血脂、血糖異常的統稱,是健康的危險訊號,若代謝症候群合併肥胖的患者,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將是一般人的7倍。

嘉義基督教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游慧宜表示,曾有一位45歲的婦人,就是典型的「代謝症候群」,本身是上班族,平常愛吃又不愛動,除了肥胖之外,血糖也居高不下,檢測糖化血色素竟高達12%,才診斷出她患有糖尿病。不過,因婦人並未感到身體不舒服,就醫態度不積極,也無法自我控制飲食,甚至常常忘記吃藥。游慧宜醫師說明,此現象也是多數國內糖尿病患者的通病,身體沒感覺並不代表疾病不嚴重,往往等到併發症發生已為時已晚。

游慧宜醫師進一步說明,之後建議上述婦人採取針劑治療,沒想到因藥物的治療機轉,患者血糖值穩定,更順帶減輕體重。由於體重減輕緣故,婦人的就醫態度從無所謂轉為積極用藥,調整生活方式並搭配運動,半年後,糖化血色素順利下降至8%,體重減輕4公斤,患者疾病獲得有效控制、體態改善,生活品質提升,心情十分愉快。

糖尿病患者常有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問題,游慧宜解釋,上述婦人所接受的治療方式屬一天一針GLP-1注射劑,是可以控制血糖、還能穩定控制體重的藥物;可以透過中樞神經抑制食慾,讓患者感到飽足感,還可以延緩胃排空時間,因此大多數患者使用後體重能獲得減輕的效果,但醫師提醒,少數患者初期還是會有噁心、嘔吐的副作用。

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近年醫學及藥物已經比之前更有效、安全,不要排斥治療並遵從醫師建議,除穩定控制血糖外,血壓及血脂也必須定期監控,除此之外,患者飲食須儘量定時且定量、每天維持運動至少30分鐘,例如快步走、有氧運動及肌力運動等中強度運動,皆對身體健康有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73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肺阻塞在國內名列十大死因的第七位,每年約有超過6千人因此喪命,患者不僅有猝死高風險,發病末期連呼吸都可能得用盡全身力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狀缺乏特異性,容易被患者忽略,導致未能及時治療,也因此更不能輕忽嚴重性。老翁罹慢性阻塞性肺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放假時,青少年從事靜態型活動所花費的時間,如上網聊天、打電玩、看電視等,明顯多於平日。像在平日,有38.5%受訪者每次花2小時以上以線上/通訊軟體聊天,假日則上升至 53.1%;打電玩的比例,也自平日的29.4%上升至 47.4%,以上是董氏基金會2020年針對六都青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寒流一波波來襲,隨著氣溫降低,病毒較為活躍,如今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外,又是流感的好發的季節。對此,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舉辦「中醫顧健康,防疫好生活」活動,由中醫師盧昱竹及龔彥綸分享預防感冒與穴道按摩教學,團隊也為候診的病人及家屬做耳穴健檢,幫助他們更了解自己的體質,進而提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天氣冷颼颼,連日來的低溫讓許多長輩穿上厚厚的棉襪,此時若患有糖尿病的長輩因為保暖而未每日檢視雙腳,容易忽略因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病變,形成糖尿病足部潰瘍傷口,因此,足部照護也是寒冬季節裡呵護長輩不容忽視的一環。萬病皆從足下尋 每日檢視足部和保養足部照護的關鍵在於要先了解引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