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學新研究 拔一根可長五根髮!

醫學新研究 拔一根可長五根髮!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榮總、陽明大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歷時五年共同研究發現,若給毛囊適當刺激,可活化「睡著」的毛囊,讓禿髮族的毛髮再生!

台北榮總皮膚科陳志強醫師研究發現,刺激毛囊幹細胞可誘發超過五倍的毛囊活化與再生。已有研究發現,當組織受到傷害時會引起再生反應,而北榮與陽明大學的研究則更進一步發現,適當給予微小的傷害可促使不同器官間產生協調性的合作,且更有效率的再生。

因此,研究團隊認為,藉由拔除一定密度的毛髮,可達到誘發超過五倍毛髮(包括有被拔除及沒被拔除的毛髮)的再生,但若拔除的密度低於某個閾值時則不會產生任何再生的現象。因拔毛會導致毛囊表皮細胞凋亡,此時,毛囊會釋放出細胞激素CCL2,而這個細胞激素則會吸引分泌腫瘤壞死因子的巨噬細胞到毛髮拔除的區域,一旦累積夠多的巨噬細胞及腫瘤壞死因子,而且超過活化的「閾值」時,則在這個拔毛範圍內的所有毛髮包括被拔過跟沒被拔過的毛髮都會一起再生。醫師叮嚀,雖毛囊有再生反應,但不建議民眾自行拔髮。

陳志強醫師說,此研究發現,藉由結合免疫與再生反應所產生的群聚現象,可讓皮膚在面對外界傷害時,讓毛囊幹細胞將會活化,產生再生反應。目前可應用於對抗退化性疾病,如禿髮。而未來群聚感應的現象應可衍生於身體的各個器官或組織中,如再生醫學,將會對未來治療退化性疾病帶來新契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76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0歲中年男子,三年前因腳底板的一顆痣異常擴大、褪色而前往醫院求診,沒想到竟被診斷罹患黑色素瘤,治療初期醫師建議患者開刀將病灶切除,但癌細胞卻轉移,患者進行第二次開刀且進一步接受放射治療,卻依舊無法控制病況。 黑色素瘤屬於皮膚癌的一種,為惡性程度極高的疾病,且很難治...

閱讀詳情 »

  在飲食營養不均、工作壓力大,又缺少運動的情況下,各年齡層的男性或女性,都可能會面臨「便秘」的問題,輕微的情況可能僅是花較長時間上廁所,但長時間的「便秘」可能導致許多臨床上的後遺症,如痔瘡等。而若遇到便秘的情況下,民眾多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處理自身的便秘問題呢? 為瞭解國人對於「...

閱讀詳情 »

雞肉是中國家庭餐桌上的常見菜,其實,在老百姓中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吃雞的疑惑,究竟真相如何呢? 1、雞身上哪些部位盡量不要食用? 雞屁股除了含有大量脂肪外,還聚集著無數個淋巴組織,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致癌物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雞脖子是腺體集中的部位,最好剝下雞皮,去掉肉眼就能看到的小肉疙瘩後再...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報導】 網路成癮浮現諸多後遺症,台中一名國中男生,沈迷電動,尤其愛射擊遊戲,廢寢忘食,上學時間起不來,從遲到,到蹺課,到乾脆不上學,國一時一半時間沒進校園,爸媽發現不對勁,要求限制上網時間,沒有效果,最後決定停掉網路,孩子居然威脅要跳樓,嚇壞爸媽,帶往就醫,確診是網路成癮症,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