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企業女強人敵不過皮蛇神經痛 中醫治療擺脫病痛糾纏

企業女強人敵不過皮蛇神經痛 中醫治療擺脫病痛糾纏

年約71歲從事飯店業經營的女企業家,素來身體硬朗,今年2、3月間腹、腰部突然爆發帶狀疱疹合併神經抽痛,經由西醫治療1個月後外表傷口痊癒,神經抽痛的症狀卻未消失,服用止痛藥、甚至注射強效類固醇僅能暫時緩解,藥效過後持續性地神經抽痛仍如影隨形。病程中不僅神情憔悴,短期內更讓她的體重急速消瘦8、9公斤,直到透過友人介紹,5月才尋求中醫治療,內外兼治近1個月,終於擺脫病痛糾纏。

帶狀疱疹俗稱為「皮蛇」或「飛蛇」,根據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約有13萬人感染帶狀疱疹就醫。帶狀疱疹主要是水痘病毒潛藏於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內,病毒被再度活化而引起的病症,其中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患者約僅1%至2%,病因主要源自於勞累、失眠、感冒導致身體免疫功能下降,又與年齡老化、感染或接受化療等因素有關。

收治該名女企業家的中醫師羅永欽表示,帶狀疱疹神經痛一旦發作,常令患者痛苦煎熬,抽痛的感覺筆墨難形容、更難為外人體會,該名女病患看診時主述疼痛指數近12、13,遠勝於生產的疼痛。經歷腹部一陣陣抽痛的過程,吃不下也睡不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原本彩色的人生頓時成為黑白,社交關係也被迫停擺,就連家人也愛莫能助。臨床觀察發現,多數持續神經痛的患者發生於神經節分布較多的上手臂內側、胸、腹及腰部,極少數發生在額頭等顏面神經等部位。

藉由服用止痛藥或注射止痛劑的方式,無法真正緩解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苦楚,治標不治本。羅永欽採用獨特的中醫治療方式,以內服中藥搭配穴位療法,針對曲澤、尺澤及委中等穴位進行3至5分鐘的震動刺激,逼出藏於體內的神經毒,每周治療1次、歷時10多分鐘,1個療程共3次,多數患者第1次治療時疼痛指數能降到5成;第2次治療降至3成;第3次則幾乎不再疼痛。

每次中醫震動穴位療法後,帶狀疱疹部位會冒出黑色皮疹神經毒,隨著每次治療皮疹會愈來愈少。中醫治療帶狀疱疹神經痛除透過外在的刺激,還必須每天內服包括大黃、黃連、茯苓、白芷等清熱解毒方劑,讓積存於體內的毒素慢慢經由排泄排出體外,內外雙管齊下,有助徹底改善病症。

羅永欽指出,部分患者帶狀疱疹神經痛治療痊癒後,需服用人參、養榮等補中益氣方劑來提升免疫力,不論治療期間或療程結束後的初期保養,都應盡量不吃辛辣、油炸和燥熱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盡量遵守清淡飲食,才能有助降低身體發炎機率、維持健康的狀態。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媒體新聞偶見「科技男偽單身交友軟體劈5女」、「網路交友遭三男性侵」等案件。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108年臺北市性侵害通報案件共1,590件,其中被害及嫌疑人兩造關係為網友的佔76件(4.8%),可見網路認識的高富帥,未必就是Mr.Right,千萬要小心「真心換絕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高雄報導】礙於各國疫情發展,暑假期間不能出國,導致澎湖、蘭嶼、小琉球等外島人滿為患,有些人則更是搭乘郵輪跳島「偽出國」。不過,義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昱彰指出,即使是「偽出國」仍須備妥隨身藥品,如腸胃藥、感冒藥、外傷藥膏、防疫用品全都不能少。 陳昱彰從門診觀察發現,外出旅遊時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隨著失智人口快速增加,財物損失及詐騙案件也增多,亟需金融人員協助守護失智者荷包。台灣失智症協會策劃出版失智友善金融書籍《別讓樂齡變成「樂零」!如何照顧失智者的荷包,金融人員的必修照護課》,邀請台灣失智症協會法律顧問鄭嘉欣律師翻譯、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邱銘章醫師審定,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生產後大量出血是每個產婦最大的惡夢,如果沒有及時急診搶救,死亡率相當高。近幾年來,國內各大醫院引進「子宮動脈栓塞止血手術」,透過數位減像血管攝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清楚顯現錯綜複雜的血管構造,提高栓塞成功率,立即止血,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