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乾癬性關節炎不放棄 鋼琴老師重拾演奏樂趣

治療乾癬性關節炎不放棄 鋼琴老師重拾演奏樂趣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年僅20餘歲的鋼琴老師,長期飽受頭皮屑問題困擾,近期手指關節的紅腫疼痛也讓她在彈琴時感到吃力,頻繁求診都不見成效,直到奇美醫院皮膚科林旻憲醫師進一步檢查,才知道頭皮屑增多是因為頭皮長了乾癬,手指的紅腫疼痛源自於乾癬性關節炎;經過醫師的詳細解釋,患者這才驚覺手指關節不適,竟然與長年的頭皮屑症狀有密切關係。這位鋼琴老師在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之後,不僅乾癬和頭皮屑症狀明顯好轉,彈琴時手指更不再僵硬疼痛,也讓她重溫彈琴的美好時光!

延誤治療增關節變形風險 遵從336癬關防禦法則

「許多乾癬患者一開始都不知道乾癬不僅會影響皮膚美觀,也會讓關節不舒服。」收治該名患者的奇美醫院皮膚科林旻憲主任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失調的皮膚疾病,除了皮膚症狀外,約有3成乾癬患者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若放任疾病持續惡化,不僅關節無法活動自如,關節的外觀也會紅腫甚至變形。若本身是乾癬患者,當關節出現僵硬、紅腫與疼痛,且症狀持續一段時間仍未改善,甚至逐漸惡化時,就應提高警覺,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林旻憲主任指出,只要及早診斷並介入治療,就有機會預防及延緩不可逆的關節損傷,林旻憲主任並建議乾癬患者可以透過「336癬關防禦法則」自我檢測是否有乾癬性關節炎的徵兆。336癬關防禦法則指的是:頭皮、指甲與皮膚皺褶處這3個部位出現皮膚病變、四肢關節有僵硬、紅腫與疼痛這3個症狀,應提高警覺並及早就醫,只要在6個月的黃金時間內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有助於緩解症狀的不適,也能大幅降低關節產生永久變形的風險。


治療乾癬性關節炎不放棄 鋼琴老師重拾演奏樂趣

乾癬性關節炎治療三階段 主要治療不含類固醇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乾癬性關節炎有許多治療選擇。林旻憲主任提到,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也就是一般消炎止痛藥,針對尚未確診與症狀不嚴重的患者,醫師將開立此類藥物緩解不適。若患者經過專業評估確診為乾癬性關節炎,則會進入第二階段的免疫調節藥物治療,這類藥物可調整患者的免疫系統,並緩解患者的皮膚病灶,然而患者平均得經過3至6個月才能見到症狀的改善,也並不是每位患者都可見效。

中重度患者請醫師評估 可申請生物製劑   治療乾癬性關節炎不放棄 鋼琴老師重拾演奏樂趣

林旻憲主任進一步說明,患者經過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藥物治療後,若症狀仍未改善,對於此類中重度患者,醫師將評估患者的病況,給予第三階段的生物製劑進行治療。生物製劑如同免疫系統的標靶藥物,可以針對特定誘發乾癬性關節炎的因子進行治療,使關節症狀獲得良好控制,且於治療初期就有機會看到皮膚的明顯改善,建議患者就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選擇。

林旻憲主任也補充,診間曾有患者因為擔心長期吃類固醇會產生月亮臉等等副作用,而遲遲不肯接受藥物治療,經醫師說明乾癬性關節炎的主要治療用藥並不含類固醇之後,才安心接受治療,症狀也終於好轉。此外,許多患者常對乾癬性關節炎要到哪一科別就診抱持疑問,其實國內皮膚科與風濕免疫科都對乾癬性關節炎相當熟悉,在治療選擇上也有共識。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是一場長期抗戰,有賴患者與醫師密切配合,醫療團隊也會竭盡所能給予患者良好的治療與照護。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許多人或多或少有些輕微不適及疼痛感,兩三天就消失可能並無大礙,但持續很久可就成為一大困擾,有些人甚至因此無法久站、久坐,影響生活。物理治療師表示,慢性疼痛容易被忽略,且治療上除了藥物緩解症狀,仍需要找出疼痛源頭,透過適當物理治療,就能有所改善。受慢性疼痛所苦? 神經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想要讓「人生一百歲時代」成為幸福的長壽時光,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大腦良好的表現。即使年歲增加,頭腦依然保持明確、清晰的知識生產力,如果你能培養這種一生都好用的頭腦,無論是人生的豐富精彩度,還是能健康工作、賺錢的年紀都能有所改變。根據2012年厚生勞動省的調查,日本六十五歲以上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每年大約新增一萬名女性被診斷為乳癌患者,比例之高,十分驚人。除了正規西醫治療以外,許多病患也會尋求中醫協助。中醫不只可緩解化療副作用,對於抑制癌細胞也有良好效果。就有一名乳癌患者,癌細胞已擴散轉移到胸骨、肋骨,胸壁與腹部淋巴結,經過中藥輔助治療,每3個月進行一次電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乳癌一直是國內婦女癌症的頭號威脅,其中又以三陰性乳癌(TNBC)的治療特別棘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現,MCT-1致癌基因可做為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的生物標記,透過抑制MCT-1致癌基因表達,同時結合IL-6及IL-6R免疫療法,將能加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的生長和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