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休閒零食新趨勢!誰說零食不能健康吃?做到這幾項就能兼顧健康與美味!

休閒零食新趨勢!誰說零食不能健康吃?做到這幾項就能兼顧健康與美味!

大家都喜歡吃零食!近年來因為疫情影響,大家越來越需要零食,購買方便、善於保存,更是撫慰心靈的重要角色。

根據全球知名的哈裏斯調研(The Harris Poll)2020年發布的「零食現況報告」,發現全球約有一半的成年人在疫情期間吃零食的數量比過去多了許多,且有52%的人覺得零食是疫情期間的救星、69%的人靠零食來度過艱難的一天。

休閒零食新趨勢!誰說零食不能健康吃?做到這幾項就能兼顧健康與美味!

但要怎麼在吃得健康吃得少負擔呢?讓營養師分享帶你開心吃零食的關鍵!

營養師挑選零食2技巧,兼顧美味與健康

狂吃零食的同時,我們最在意的依舊是健康問題

在零食食用量大幅增加的同時,仍有74%的人認為吃零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兼顧健康」,而台灣近年來的飲食趨勢「少加工、挑選優質原物料、符合標章認證」等等也都是因應健康概念而生的主張,因此吃得美味也吃得少負擔,可以說是近年來最重要的趨勢!

休閒零食新趨勢!誰說零食不能健康吃?做到這幾項就能兼顧健康與美味!

挑選使用氣爆(膨發)、氣炸的零食,減少熱量與油脂

我們的刻板印象都覺得零食是高油、高熱量的食物,但很大的原因是過去零食多以油炸方式來增加食材美味、爽脆口感以及去除水分達到能長時間保存的目的。但近年來加工技術越來越成熟,許多產品開始使用氣爆(膨發)、氣炸的方式製成。

休閒零食新趨勢!誰說零食不能健康吃?做到這幾項就能兼顧健康與美味!

不僅在過程中可以減少用油量、降低熱量,也能做出同樣蓬鬆、爽脆的口感,也因此讓零食吃起來更加的無負擔。

主成份挑選原型食物,吃進更多營養

我們常說零食是「空熱量」食物,也就是只有熱量沒有營養,有許多零食基礎原料是由馬鈴薯粉、麵粉、小麥粉添加食物油、乳化劑等製成。

但近年來追求原型食物、少加工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零食會以天然食材為主,例如從新鮮蔬菜製成的蔬菜脆片、用米做成的米米花或者菇類做成的乾燥片等等,僅保留較多食材的營養,也能減少加工與添加,讓零食不再只是空熱量食物!

休閒零食新趨勢!誰說零食不能健康吃?做到這幾項就能兼顧健康與美味!

這樣吃更營養!營養師推薦吃零食2秘訣

適時適量,減少當天同類的食物

我們都知道任何東西過與不及都不好,尤其是吃零食!因此營養師平常都會建議吃零食時儘量拿一個小容器,把當次要吃的量抓出來,不僅可以控制份量,也能減少零食開關多次的空氣接觸,避免潮濕影響口感。

除此之外,如果今天有吃零食,也可以稍微減少前後正餐相似類型食物,例如吃了吃了米餅、爆米花、米米花,那前後正餐的米飯類就能少一點。

休閒零食新趨勢!誰說零食不能健康吃?做到這幾項就能兼顧健康與美味!

而吃了豆乾、蒸豆時,就能少吃一點豆魚蛋肉類,聰明替換,更能控制整天的熱量!但千萬別忘了,一定要挑選加工少的零食,不然替換後只會讓營養更不均衡!

搭配豆漿或鮮奶,增加補足感,補充營養!

目前我們吃的零食多是碳水化合含量高的食物,因此可以搭配豆漿、鮮奶補充蛋白質,讓點心零食時間吃的更營養更均衡。豆漿、鮮奶也會提升飽足感,讓我們更容易控制零食食用量,不會因為肚子餓就拼命吃,不小心熱量就大爆表了!

零食已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食習慣之一,但在享受美味、小確幸的同時,別忘了挑對好的食材、好的加工方式以及做到適時適量,只要抓到重點,就能讓我們開心吃、少負擔,享受美味的同時不再有滿滿的罪惡感囉!

文/楊哲雄 營養師

休閒零食新趨勢!誰說零食不能健康吃?做到這幾項就能兼顧健康與美味!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的人,大多很重視養身,但卻很少聽到有人在談養心,人們願意花大錢去買名貴的補藥、營養補充品,企圖能找回青春,然而事實上「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動補;動補不如心補」!4大養心秘訣 讓退休後身心都健康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聞振祺表示,所有的銀髮族都可以藉由「養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往往一不留神就過了用餐時間,導致三餐不定時,或是一整天下來吃到晚餐的時間已經9、10點,太接近睡眠時間,讓不少人因此衍生胃食道逆流問題,進而引發焦慮、緊張、情緒不穩,及併發慢性中耳病症,或內耳疾病如耳鳴、眩暈等,如果沒有正視這個病症,耳鳴問題很可能伴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女性癌症好發第一 早期發現乳癌復發率低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雖然乳癌是台灣女性第一好發癌症,但根據統計,5年存活率高達90%,不過可能是人種基因及環境荷爾蒙、職業壓力等影響,台灣女性罹患乳癌平均年齡比歐美還提早10歲。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暨台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半數感染者不知用藥與增加體重有關聯!依據最新修訂的美國愛滋病毒指引,已針對部分藥物類別標註提醒醫師和感染者注意。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表示,體重增加可能多方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藥物問題,如果出現用藥的疑慮或擔心,感染者切勿擔憂體型、三高、新陳代謝等問題自行停藥,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