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溫來襲 注意適度通風、年長避晨運

低溫來襲 注意適度通風 年長避晨運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指出,22至23日北部、宜蘭及中南部山區低溫來襲,提醒民眾留意室內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國民健康署也提醒,天氣最冷的清早不宜外出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

戶外活動別受寒 頭頸四肢重保暖

國建署慢性疾病防治組蔡維誼研究員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年長長輩,不適合在天氣最冷的清早外出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採買年貨時,同時也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除了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之外,帽子和圍巾是保暖兩大必備品,如有天冷及風雨狀況,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之外套,儘可能選擇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並建議結伴同行,相互照應。

夜間與清晨前是氣溫最低的時段,參與戶外活動的民眾要注意保暖,除了穿著禦寒衣物外,還要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利用帽子、口罩、圍巾、手套及襪子以多層次穿著(例如洋蔥式穿法),選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遇上溼冷,也建議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等外套及防滑鞋。

注意家中長輩出入行走 避免跌倒

由於天氣較冷,肢體較不靈活,提醒家中長輩除了保暖,更要注意外出時,避免跌倒,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室外跌傷地點前三名依序為:1.街道或路上/路邊、2.公園/運動場或溜冰場、3.菜園、農地等。而跌傷的直接原因中環境因素占33.3%,前三名依序為:1.踩到或踢到地上的東西、2.地板濕滑、3.碰到桌腳和家具。

確實保暖及攝取熱食與水分

家中若有65歲以上長輩,當氣溫持續降低時,家人要特別關照長輩的生活起居與活動狀況,除了三高控制外,長者因年齡及三高因素,使得週邊血液循環及神經肌肉系統對環境反應較遲緩,長者需保暖及攝取足夠的熱食與水分。寒冷天氣儘量減少外出,或穿著防滑鞋子及結伴而行,儘量免到濕滑易跌之場所,而增加跌倒、前臂骨折、頭部及髖骨骨折的風險。

控制疾病無假期 預防三高保平安

國民健康署提醒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控制病情及監測血壓是沒有假期的,因此除了注意保暖外,亦應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最重要的是定期量血壓,做好血壓監測。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8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吃起來香軟可口的香蕉,是許多人喜歡的水果之一,網友建議,挑選香蕉時,應以形狀彎的為主,吃起來比較甜而且更營養,但這是真的嗎?農委會企劃及科技管理組答案是「香蕉不論是彎的或直的營養價值跟甜度都相同。」 香蕉之所以出現會彎曲弧度,原因為求陽光照射,多根香蕉聚集在一起,陽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健康保險署於本月9日召開「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決議刪除「醫師執行白內障手術40例以上須送事前審查」規範,回歸醫療專業判斷,以管理取代特定手術量須事前審查規範,並將視後續特約醫事機構申報情形,滾動檢討管理措施。 國人白內障就醫需求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5歲的阿丹是菲律賓移工,一跛一跛地走進診間,透過英文問診才知其坐骨神經痛的問題已經超過半年了,核磁共振檢查查出病因是腰椎椎間盤突出造成的,但最近的情況惡化,藥物和復健都已經無法緩解疼痛,甚至開始出現跛行的問題,在解釋完手術的適應症,並說明傳統手術和內視鏡微創手術的優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10)日對大家影響最重大的,應當是「全面開放施打第3劑疫苗」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民眾皆可施打第3劑疫苗,只要完整接種疫苗過後5個月即可。另外,王必勝也說明現在的集中檢疫所使用情形。 完整接種疫苗5個月後 即可打第3劑 指揮官陳時中說明,原先僅開放醫護人員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