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頭族必看!每天滑超過兩小時增加30%機率罹患...吃這些東西有助調理身體!

低頭族必看!每天滑超過兩小時增加30 機率罹患...吃這些東西有助調理身體!

(本示意圖轉貼自bigthink)

俗話說,「人與動脈同壽」,簡單的理解便是當人體動脈堵塞硬化時,便是人的壽終正寢之日。

現代人氣血津液大缺!

研究調查發現國人的心腦血管年限普遍並不長,平均使用年限目前大約為75年,所以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5歲。

可見,血管,基本上是決定了中國人的平均壽命。而現代國人的血液質量普遍不高,各種生活常見病層出不窮!

中醫講,血是極為重要的津液。津液不只是包括血,還有淋巴組織液這些成分,所以我們常說津液不足,不僅是血不足。津液不足的表現反應在身體上會出現很多問題。

低頭族必看!每天滑超過兩小時增加30 機率罹患...吃這些東西有助調理身體!

(本圖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先隨芊兒來看看,那些傷害身體氣血津液的行為吧!可能你正在做卻不知道哦!

低頭族必看!每天滑超過兩小時增加30 機率罹患...吃這些東西有助調理身體!

長時間看手機或電腦

中醫認為:人長時間不間歇地看東西,比如現在每天長時間盯著電腦看,眼睛都不眨,就會傷血。

這種病症現在太多了,很多小孩子都愛上網玩遊戲,玩起來就上癮,沒完沒了地盯著電腦螢幕,一動不動,時間長了,是會傷血的。

很多家長對此掉以輕心,說不就是玩嗎,哪還至於患大病?其實問題很嚴重。肝藏血,心主血,所以久視會傷肝血、傷心神,會損傷心與肝的功能。

低頭族必看!每天滑超過兩小時增加30 機率罹患...吃這些東西有助調理身體!

賴床不起

人老躺著不愛動的話,是脾濕過重的象,這樣的人全身氣機不暢,久而久之必患疾病。其實,《傷寒論》中少陰病提綱指出「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當氣血津液不足的時候,人就總是躺著。

低頭族必看!每天滑超過兩小時增加30 機率罹患...吃這些東西有助調理身體!

長時間坐著不運動

如果老坐著不動的話,就會傷肉,傷肉其實是指傷脾,中醫認為脾主肌肉。久坐暗耗的是元氣,傷的是脾,脾主運化。

人老是坐著不運動,脾的運化不好,就不能產生「水谷精微」,也帶不走身體代謝出來的垃圾與水濕,這樣就會造成身體虛弱以及濕氣太重的問題。

所以我們不能久坐不動,要注意經常起來活動活動。

低頭族必看!每天滑超過兩小時增加30 機率罹患...吃這些東西有助調理身體!

芡實幫你清理血管!

在日常食材中,有一種食物清理血液垃圾的功效特別顯著。就是芡實!

《本草綱目》記載其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具有益腎固精,開胃助氣,去脾胃之濕痰。

而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健康與否決定了人體的氣血津液質量與否。所以芡實對於人健康來說尤為重要!

芡實簡單美味吃法!

材料:芡實30g、茯苓10g、魚台大米20g、糯米20g

(高壓鍋、電燉鍋)

將各種食材清水洗淨,倒入鍋中,加入600ml水,插電熬煮25~30分鐘即可。

(普通鍋)

將芡實、茯苓提前浸泡1~2小時!更節省時間,更易煮!也可以在前一晚就泡上,這樣第二天一早,食材倒入鍋內,加入800ml~1000ml的水,大火煮開後,繼續轉中小火熬煮55~60分鐘。

低頭族必看!每天滑超過兩小時增加30 機率罹患...吃這些東西有助調理身體!

人體就像汽車,養護在平時,一旦出了事故,大修的費用是十分昂貴且為時已晚的!

而「脾經注心中,腎經注胸中」,如果把心臟比做是我們的發動機,那麼脾腎功能的強大,氣血津液則充足,就是在給我們源源不斷的提供「汽油」。

「本文轉貼自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香煎馬鈴薯餅 材料:馬鈴薯(1只,300克)面糊:雞蛋(1只)、清水(1杯)、面粉(1.5杯)調料:油(5湯匙)、鹽(1/3湯匙)、雞粉(1/2湯匙)做法:1 馬鈴薯去皮,切成細絲,浸泡在清水中待用。2 取一大碗,放入雞蛋、清水和面粉,將其混合拌勻,調成濃稠的面糊。3 馬鈴薯絲撈起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50多歲的許媽媽長期受到便秘所苦,常常需要瀉藥或甘油來能順利解便,而其女兒則是一緊張就想跑廁所,吃了稍為油膩的食物就拉肚子、解水便。母女每年都接受健康檢查,大腸鏡檢查也無異常,那麼為什麼腸胃經常不適呢?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蔡國農醫師表示,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大腸激躁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提供最完整的居家護理,成立將近26年的台南市醫院居家護理服務,趁著護師節特地到個案家中訪視,且不只頒發獎金,更募集將近四萬元的物資,提供給這些辛苦的照護者一路以來的付出和貢獻。由台南市醫院副院長率領護師們等團隊,一同前往照護者家中慰問,現場更請護理師彈奏曼陀鈴,家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39歲鄭姓電腦工程師,上班時間使用電腦,下班後還要幫忙家中生意,常低頭工作。今年初因落枕、肩膀痠痛到中醫診所治療,經針灸和電療後仍感覺不適,只要一抬頭便感覺疼痛,左上臂肌肉也容易僵硬,且左手上臂一路麻到大拇指。收治病例的神經外科主任鍾偉安醫師表示,鄭先生的狀況是頸椎第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