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何時復工勞雇雙方看法分歧 明訂職災復工新法破除僵局

何時復工勞雇雙方看法分歧 明訂職災復工新法破除僵局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物流公司員工李先生在一次上班途中因車禍導致左小腿骨折,經開刀治療及一段時間的休養,開始可自理部分日常生活事務。公司認為李先生應該準備回到職場,便要求他在近期內開始上班,但李先生覺得自己還沒完全復原,且期間雇主也未提出相關復工協助,就要求他回去從事負重工作,因此雙方意見紛歧而起了爭執。後來,李先生在勞工局的建議下前來台大醫院職業傷病防治中心尋求復工建議。


過去,像李先生這樣的案例可說是不勝枚舉,也常因此引發勞資雙方的僵局。由於多數勞工在受傷休養期間多是自行就醫,期間也少與雇主聯繫,因此雇主在勞工休養期間並不了解員工恢復狀況,也因此後續常發生勞雇雙方在缺乏溝通及了解的狀況下,產生對何復工沒有交集、看法各異的情況。面對這道難題,今(2021)年4月由立法院三讀通過,預定於明(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66條,似乎有更明確的規定,可望對此勞雇關係的僵局迎來轉機。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66條規定,為使職業災害勞工恢復並強化其工作能力,雇主或職業災害勞工得向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職能復健專業機構提出申請,協助其擬訂復工計畫,進行職業災害勞工工作分析、功能性能力評估及增進其生理心理功能之強化訓練等職能復健服務。未來在職災發生的醫療早期,雇主與員工即可向職災認可醫療機構提出申請,請經認可過的職能復健專業機構協助職災勞工擬定復工計畫,透過專業人員的早期評估及介入並協調勞雇雙


未來職災勞工參與職能復健強化訓練服務者,可請領最長180天的職能復健津貼,而勞工復工所需輔助設施雇主也可向地方政府申請補助;且若企業雇用職災勞工,也可向地方政府申請僱用職災勞工補助。


在明(2022)年5月1日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起正式實施後,職災勞工可透過早期積極且個別化的復工重建措施,期能在以傷病情形不會惡化為前提下,盡速重返職場,創造勞資共榮、多贏的幸福職場 !


※若職災勞工有任何復配工的需求,可至十大職業傷病防治中心尋求協助。台大醫院職業傷病防治中心週一至週五上下午皆設有門診,由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及個管師提供職災勞工服務。若有職災復工的相關疑慮,歡迎來電或至門診諮詢,台大醫院職業傷病防治中心專線 : 02-23123456分機67491。


更多NOW健康報導
▸腎結石不治療恐走上洗腎人生 內視鏡手術終結深層結石
▸耳鳴眩暈齊發威恐梅尼爾氏症作祟 內耳淋巴水腫是元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這幾個星期連續接到朋友們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詢問電話,雖然討論這些相關議題是個很輕鬆的事,但是我真的覺得這幾天來,自己被這些朋友的情緒所影響了,大家彷彿都出現了焦慮感。這樣子真的不太好。生活要開心,心情才會美麗,身體才會健康。 很巧的有幾個朋友都問到活性碳的問題,食安問題嚴重,連活性碳這種東西也漸漸被...

閱讀詳情 »

(示意圖,來源) 孩子喜歡玩水是天性,每次洗澡的時候都會特別開心,夏天到了,也不怕著涼,所以洗澡的時間相對來說要長很多。經常是抱也抱不出來。"有時候父母可能就會想,孩子喜歡玩就讓他玩會吧,於是有些家長就會離開做別的事情去了。 之前,有位奶奶在給八九個月的小孫子洗澡時,因為聽到門鈴響而去開門,就那麼...

閱讀詳情 »

二、三十歲的你,是不是總覺得自己正慢慢老去?微微運動就遭到全身抗議?我們來讀一個可能會讓人深受刺激的故事。出生於1923年4月4日的Phyllis Sues,可謂有著紀錄片+故事片般的人生。她於1986年至1992年在美國空軍服役,海灣戰爭期間,曾是C-141運輸機機務長。 她在50歲創立了自己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