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AZ前做血栓基因檢測找到高風險  醫師一看趕緊建議改打高端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苗開打後,出現血栓的罕見副作用讓不少人開始重視血栓問題,日前桃園有母女三人在輪到可打疫苗前,想到家中長輩有血栓病史,警覺可能有相關風險,因此先進讓基因檢測,結果報告結果顯示三人中即有二人為血栓高風險,一人為中風險,醫師因此建議改打非腺病毒載體疫苗,降低誘發血栓發生。

德信診所院長劉德良表示, 這位母親因為的長輩有血栓病史,擔心自己也有同樣的問題,因此去做了深層靜脈血栓基因檢測,檢驗11大凝血基因,從報告中發現其中有6個基因是紅字帶有缺陷,趕緊找醫師進行諮詢。由於血栓高風險遺傳比例有20%至30%,建議要打腺病毒載體疫苗的人,最好先做基因檢測,若結果確定有遺傳增加風險的情況,就建議考慮選擇mRNA疫苗或其他血栓風險較低的疫苗。

台灣靜脈栓塞發生率比歐美國家低,容易讓人忽略所謂的血栓體質,根據Lancet子刊《EClinicalMedicine》顯示,新冠染疫後有血栓的人,死亡率仍較一般人多出高達一倍。其實,血栓體質能透過基因檢測,早一步預測風險,因此如果家中有人有血栓病史,應該要提高警覺性。 

深層靜脈血栓一般常見於腳、肺部、腦部、心臟,若是腦部的血栓,會讓人持續頭痛,劉德良說,尤其頭低下時會更痛,甚至會畏光、想吐、劇烈性的頭痛,這些都是腦部血栓的前兆。如果血栓是發生在下肢或上肢靜脈,就會造成麻、腫脹,通常較常發生在下肢,不過上肢也是有機率發生,如果單側腳腫脹、感覺麻,就建議快就醫。靜脈曲張從年輕女性到40幾歲女性都有可能發生。 

像是久站久坐的職業,像是老師、空姐、護理師、司機等都是靜脈曲張的好發族群,靜脈曲張者也是深層靜脈血栓的高危險族群,劉德良表示,其他深層靜脈血栓的高危險族群還有血栓家族病史的遺傳因素、自體免疫疾病病史嚴重外傷、大型手術者,以及靜脈曲張者、服用避孕藥、孕婦、年紀大的女性、身體質量指數較高者、糖尿病、吸煙者、心絞痛。

若身為血栓高風險族群,再加上遺傳因素,血栓風險係數又會更高,如果知道自己是高危險族群,可以考慮做深層靜脈血栓基因檢測。華聯生技遺傳專家表示,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來得知,深層靜脈血栓基因檢測中,有11大與凝血有關的基因,如果F2凝血因子、F5凝血因子、THBD血栓調節蛋白、PROC蛋白質C、PROS1蛋白質S、SERPINC1抗凝血酶III,這6大基因中只要有一項為紅字,就建議到遺傳諮詢門診評估。 

劉德良建議,久坐要多站,久站要多坐,其實深層靜脈血栓可以預防。建議平常要維持營養均衡,多喝水、吃蔬果,並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或睡眠,如果久坐的人,要起來動一動,久站的人也要找時間坐下,動動身體。平常可以測量脈搏,如果有減弱或單側肢體發紫併腫脹,那就要留心,堵塞的機率比較高,應該與醫師討論更積極處理。 

新聞照來源:freepik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牙周病可以植牙嗎?醫師談關鍵三步驟

【有影】股市/10/18鴻海科技日「電動車」亮相?分析師點名「這類股」值得觀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孩子,受空汙的傷害最深,不可不慎! 「我一直很喜歡看醫師寫的書,也很鼓勵後輩醫師多寫書, 原因是……」二〇一一年三月 ,我罹患肺腺癌在台大醫院接受肺葉切除手術, 出院回家那天,我的手術主治大夫陳晉興醫師到病房看我,特地拿了一本他寫的《肺與肺病》的書送給我,這本書的內容是有...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泌尿道感染(UTI) 全世界每年約1.5億至2億人受到影響,雖然許多人(特別是年輕女性)所患的是急性膀胱炎,只要服用幾天的抗生素就可以很快地得到治癒,但慢性感染會在人體存在多年,對生命造成嚴重的破壞性。 慢性感染受害最嚴重的往往是年齡較大的女性,但很容易因為UTI檢測結...

閱讀詳情 »

蜂蜜、蜂膠、蜂王乳都是蜜蜂的產物,且被視為是健康並具有保健功效的營養食品。到底這些蜜蜂產品有什麼不同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雖然蜂產品都是天然食材,但可能會誘發過敏反應,若有過敏體質、自體免疫疾病或其他疾病者,最好先諮詢專家意見為佳。  1. 蜂蜜:蜂蜜從花叢中採集花蜜後,經...

閱讀詳情 »

落髮問題著實讓人傷神,如何才能控制雄性禿髮呢?聖仁皮膚科鄭嘉琪醫師表示,雄性禿髮初期建議可使用口服藥來減緩落髮,但鄭醫師也提醒,此種藥品需長期持續服用方能見效,一旦停藥就會逐漸恢復落髮。此外,若有正在懷孕或有懷孕計畫者,則不建議服用喔!   雄性禿髮是一種基因問題,且與男性荷爾蒙分泌有關,患者可能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