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感到孤獨嗎? 專家籲:用3方式擺脫防心病

你感到孤獨嗎? 專家籲:用3方式擺脫防心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疫情肆虐,至今已造成超過400萬人死亡,也是全球開啟高齡化世界指標,年長者在新冠肺炎的防疫規範下可能面臨更大的孤獨風險,大家不妨趁著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返鄉陪伴家中長輩,或是透過電話、視訊傳遞對長輩們的關心之意。

沒人陪不一定產生孤獨 孤獨與身心症狀相關

台灣精神醫學會前理事長暨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孤獨」是個人內在的感受,而不是由外界來定義,身邊沒有人陪伴不一定會感到孤獨,而當我們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感或友誼,但實際與預期有落差,這時就可能產生孤獨感,而孤獨往往與身心症狀息息相關,例如憂鬱、焦慮、物質濫用等,因此面對孤獨的長輩,可先了解其感到孤獨的原因,像是生理疾病、憂鬱傾向、社會文化、經濟因素等,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及早建立自我社會支持網絡 有助預防失智

賴德仁理事長建議,邁入中年的民眾,從現在就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像是參與社區鄰里活動、志工服務等,提早為老年生活做準備也有助於預防失智。尤其現今老老照顧,未與子女同住者越來越多,除了利用共餐、日間照護等相關資源,在面對感到孤獨的長者,照顧者更要先照顧好自己,可多善用長照、喘息服務,並建立適時紓壓的習慣。

3法改善孤獨 保持生活熱忱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年長者可透過三個方式來避免因孤獨影響身心健康:一、「感覺有被關心」可能希望被拜訪或問候,但晚輩無法滿足期待,可試著理解期待落空的可能原因,體諒對方並知道自己是被關心的;二、「主動營造喜歡的感覺」將期待化為行動,主動為親友、晚輩做一些利他的事情;三、「計畫性的預防孤獨」安排每天(走走路、買買菜、聽音樂)、每週(和親友聚會/視訊、安排下午茶時間)、甚至每月(定期就醫回診、到景點逛逛、做些點心分送他人)要做的事情,每早醒來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有助於保有生活的熱忱與期待。


【延伸閱讀】

一個人吃飯容易胖? 5招擺脫孤獨情緒飲食

七成失智症患者 合併有精神行為症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3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沒想到這個東西這麼厲害!!原來他不只是調味而已...不可以再小看他了!! 美國報刊:茴香能防6種病! 茴香不僅能用來烹飪,它還具有藥用價值,富含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作為一種補充和替代醫學療法,茴香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 美國《醫學日報》近日歸納了茴香的6種健康功效: 。防止骨質疏鬆...

閱讀詳情 »

有些飲食明明很正常的人,可爲什麽身的油脂就是過剩呢?問題就出在食物上,有些食物你吃得再少也只會助長你身的贅肉,而有這 樣一些食物,你食得再多,也只是刮去你身上的油水! 1、燕麥:具備降膽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由于燕麥中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這種可溶性的燕麥纖維,在其他谷物中找不到。因這種纖維容易被人體...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報導】 婦女懷孕之後,除了滿懷喜悅之外,也開始擔心不知該如何照顧胎兒。 專家看法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傳統中醫講究「逐月養胎」,據此調整飲食習慣,通常早期宜養胎氣、中期宜助胎氣、後期宜利生產。胚胎發育從一至十月,每個月都要注意調整飲食習慣,如此才能生下健康寶寶。 圖:資料圖庫 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