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有過敏嗎? 把握三伏貼改善時機

你有過敏嗎? 把握三伏貼改善時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面對夏天濕熱,冬天濕冷,空氣污染日益嚴重,飲食多樣化的情況下,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加,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李炎東表示,病人若在對的時間點進行三伏貼,臨床上約有八成病人可以獲得症狀改善,但孕婦、1歲以下的嬰兒與嚴重藥物過敏者,則不建議進行。

熱在三伏 藥物易滲入皮膚達療效

李炎東醫師表示,在節氣上有所謂的「熱在三伏」與「冷在三九」,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及末伏,而今年的三伏天分別是國曆7月17日、7月27日及8月16日,這段期間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皮膚毛孔較易打開,也因此藥物容易滲透進入皮膚,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每年至少貼3次 連續貼3年

三伏貼需要每年至少敷貼三次,連續敷貼3年;李炎東醫師指出,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異位性皮膚炎或是容易反覆感冒的患者,皆可以接受三伏貼的治療,對於有過敏現象且服用中藥有困難或是害怕針灸的病人,提供了另一個治療的選項。

三伏貼是將藥餅敷貼於患者背部的大椎、風門、肺俞、脾俞及腎俞等穴位,一般成人建議依照醫師指示敷貼1至4小時,孩童則需在0.5至1小時後,即可自行取下藥餅。穴位敷貼時,部分患者可能會有皮膚局部發紅、發癢及燒灼感,若不適情況加劇,可自行提前取下藥餅。

出現水泡或色素沉澱 避免過度搔抓

李炎東醫師提醒第一次接受三伏貼治療的患者,需在門診等候約10至15分鐘,待醫師確認皮膚狀況無虞後才可離開。皮膚若有局部略為發紅及灼痛感,建議1至2小時後再沐浴。敷貼處可能出現少量水泡或色素沉澱,不必過於緊張,避免過度搔抓導致破皮即可。

孕婦、寶寶及正在發病者 不宜進行三伏貼

雖然臨床研究顯示,三伏貼至少可以改善八成過敏現象,但對於正在發病的患者,例如感冒、發燒,肺部感染者或孕婦、小於1歲以下的嬰幼兒、嚴重藥物過敏者,均不建議進行三伏貼療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6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戲劇一哥修杰楷,用演技寶貝眼睛 博士倫Biotrue™舒視能每日拋棄式隱形眼鏡化身純情暖男新代言,大方公開「水潤持久」秘密  新戲劇一哥修杰楷近期化身純情暖男,在新作中大喊:我是妳的氧氣,妳的水!究竟是誰有何魅力讓修杰楷能侃侃疾呼如此純愛宣言?!原因無它,只因為近期表現亮眼、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太陽花運動愈演愈熱,3月24日凌晨,行政院調派鎮暴警察攻擊手無寸鐵的學生,甚至出動鎮暴水車用強力水柱直接朝抗議群眾噴射。對於行政院的暴力驅離行為,婦女團體除了予以嚴厲譴責外,並聯合發表聲明,表態支持學生訴求,呼籲政府出面回應。然而,江宜樺院長召開國際記者會時,強調警察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0歲到39歲族群有5成發現大腸瘜肉、40歲到49歲的比例更高達6成4;有鑑於此,該基金會今年擴大舉辦腸胃健康日「追捕瘜肉小子-早鳥加碼」活動,自即日起至6/30止,凡將瘜肉篩檢-糞便潛血結果影本寄回台癌,即可參加80萬元的抽獎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