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卵巢健康嗎? AMH檢測了解你的生育力!

你的卵巢健康嗎? AMH檢測了解你的生育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母親節最好的禮物就是子女。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推測 ,台灣生育率為全球最後一名。雖在台灣普遍女性沒有及早生育的準備,然提早確保卵子庫存量與品質,卻能替日後生育能力及早做準備。

一名28歲年輕女性前來門診檢測,抽血發現AMH指數竟然只剩下 0.5,嚇得擔心自己卵巢庫存不足會影響生育,決定透過凍卵保護生育力。知名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曾啟瑞醫師與李怡萱醫師鼓勵,女性定期做AMH篩檢,只需18分鐘即可準確檢測自己的卵子庫存量,檢測快速方便,若有任何生育規劃考量,建議透過凍卵預先保存卵子,以留住日後的生育機會。

女35歲後AMH快速下降 數值過低應諮詢醫師生育規劃
你的卵巢健康嗎? AMH檢測了解你的生育力!

AMH抗穆勒氏荷爾蒙(Anti-mullerian Hormone)是用以檢視卵子庫存數量的檢測指標。李怡萱醫師指出,抗穆勒氏荷爾蒙是由卵巢內原始的卵母細胞所分泌,代表女性平均的卵子庫存量。醫師形容AMH指數好比「銀行的存款」,可了解卵巢的庫存狀態及生育力,像是三十歲多女性若AMH<1ng/ml代表指數偏低,如果檢測發現數值太低,醫師建議積極規劃凍卵。

臨床研究發現,AMH指數與卵巢中的濾泡數目呈現線性關係,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醫師分析,卵子數量從一出生其實就會開始遞減,只是女性從13歲至25歲的下降速度緩慢,「但35歲後就拉警報,卵子數量會急速下降,年紀越大耗損越大,AMH數值也會下降越快,直到數值為0代表進入更年期。」而AMH正常數值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建議透過檢測準確評估卵巢的功能。

AMH指數過低恐釀癌 過高可能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AMH指數太高太低都代表卵巢的異常,AMH指數過高會抑制排卵,例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因為長期無法正常排卵的緣故,增加心血管疾病、子宮內膜癌、肥胖、不孕症等風險;AMH指數過低則代表懷孕的機率較低,臨床上可以當作卵巢早衰的指標。

不過,造成AMH指數過低或是卵巢早衰的原因多,曾啟瑞醫師舉例,像是化學治療雖能殺掉癌細胞,卻也攻擊了小卵泡,所以化療後的女性AMH數值過低,常見乳癌患者月經不來了;另外戴奧辛、塑化劑、開刀等都是卵巢早衰的危險因子,卵巢早衰恐提高甲狀腺、免疫疾病等併發症。 

AMH判斷生育力精準度高達九成 誤差小穩定性高
你的卵巢健康嗎? AMH檢測了解你的生育力!

曾啟瑞醫師表示,現在檢測卵巢的項目主要有FSH(促卵泡激素)、AFC(基礎竇狀卵泡總數)、Inhibin(抑制素)、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四種檢測,以AMH精準度最高,據分析精準度高達九成。

醫師解釋,因為AMH檢測是一種直接性指標(direct biomarkers),AMH由小卵泡分泌,基礎濾泡數量決定分泌劑量,不受月經週期等影響,可於任何時間檢測,數值相對穩定;相對FSH是間接性指標(indirect markers),平時受到月經週期或懷孕等起伏,通常安排在月經第三天檢測,另外FSH由腦部的腦垂體分泌,醫師說,腦垂體與卵巢沒有直接關係,特別是FSH的濃度在更年期會上升,因此在檢查上無法提供肯定的答案,準確度約有七成。

定期檢測AMH 掌握卵巢健康   

李怡萱醫師強調,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與卵巢早衰都有可能以無月經症狀來表現,甚至卵巢庫存量不足也未必有症狀,直到抽血才意外發現。李怡萱醫師進一步強調,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新陳代謝內分泌的症候群,其症狀異質性很高,只要符合慢性不排卵、高雄性素血症、超音波上有多囊性卵巢型態(平均每個切面超過12顆小濾泡) 這三項符合兩個即可確診;至於根據歐洲生殖醫學會,卵巢早衰是指40歲以下的女性,超過4個月沒有月經、FSH連續兩次超過40ng/ml、抽血檢驗雌激素低,三項符合即可診斷。

曾啟瑞和李怡萱兩位醫師呼籲,女性可將AMH檢測列入每年健康檢查的重要項目,只需18分鐘就知道自己的卵子庫存量及生育力,若是檢測發現卵子庫存不足,千萬別沮喪,還是有自然懷孕機會,建議積極凍卵保存生育力。

【延伸閱讀】

女主管月經變半年經 竟是卵巢早衰惹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秋天早晚溫差大,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病毒也開始蠢蠢欲動,醫師提醒家長。最好盡快帶幼童到醫療院所,施打公費流感疫苗及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免家中過敏兒感冒,容易引起氣喘發作,甚至併發肺炎、腦膜炎等,可就悔不當初。每年10月1日,政府提供免疫力較低、高危險群,公費的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0歲的賴小姐,生活作息正常,不抽菸也不喝酒,日前母親因肺癌過世,擔心自己也罹患肺癌,到醫院檢查竟發現,右上肺葉有0.8公分的陰影,經由微創胸腔鏡檢查,切片確診為惡性腫瘤,並立即切除肺腫瘤及淋巴,賴小姐手術隔天就可下床自理,術後一周就回到工作崗位。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健保署從102年七月開始推動「健保雲端藥歷系統」,提供醫師及藥師查詢病人近三個月的用藥紀錄,避免重複處方,確保民眾不會重複用藥;但依據健保署103年五月至七月統計資料發現,第一波醫療院所安眠藥類處方重疊率最高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為確保民眾安眠藥用藥品質,健保署持續監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成癮物之一,許多人開心也喝酒,不開心也喝酒;而酒作用在人體因可抑制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類似安眠鎮定之作用。然而,飲酒過量將導致肝臟負擔,長期喝酒會導致胃炎、胰臟炎、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以及神經與心血管等系統的病變,不得不慎。世界衛生組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