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溫差大留意心臟疾病 醫:注意保暖、別亂進補

溫差大留意心臟疾病 醫:注意保暖 別亂進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冷小心心臟!據中央氣象局指出天氣變化劇烈,近來幾日寒流影響,全台溫度驟降,這樣的溫差容易惡化心臟血管疾病。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民眾,由其是有心血管疾病之患者應注意保暖,避免讓身體暴露在溫差大的環境,從事的運動也可先調整強度,避免身體無法負荷,發生憾事。

溫差大 血管反覆舒張又收縮

南投醫院心導管中心嚴元鴻主任表示,血管會因為溫差而產生反覆的舒張與收縮,血管收縮導致周邊的阻力上升,如果同時又產生冠狀動脈狹窄,心臟得不到需要的氧氣,就會產生心絞痛的症狀。而強烈的血管急遽收縮,可能會讓原本就狹窄的冠狀動脈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塊破裂,產生超急性的血栓反應與血管阻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與心肌壞死,這更會危及到生命安全。

溫度下降 注意心臟衰竭 進補要當心

嚴元鴻醫師還表示心臟衰竭是另一個因為氣溫下降而惡化的常見疾病。冬季因排汗減少而引起的水份滯留會惡化心臟衰竭,聚積在體內的水份需要良好的運輸到腎臟才可以成功排除,但是因為心衰竭而減少的水份運輸能力使得腎臟無法順利排出水份,進一步惡化了心衰竭病患下肢水腫與肺水腫的情況。

嚴醫師說進補也是心衰竭病患必須要非常注意的一件事情,傳統進補大多是高鈉重鹹的鍋物料理,這一類的料理會增加病患體內的鈉含量,進一步導致腎臟的水份回收與體內的水滯留,惡化了心衰竭的症狀。

清晨出門運動 穿好防寒保暖衣物

醫師提醒如果家中長者有清晨出門運動的習慣,請確保防寒保暖衣物的完備性,嚴禁頻繁出入溫差大的環境。每日量測體重對於心衰竭病患的水份控制十分重要,檢視家中長者是否有下肢水腫或是端坐呼吸的症狀,對於心衰竭病友的急性肺水腫也可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功效。另外也強調若有長期服用的藥物務必要定時使用,若家中長者有異常的胸悶氣促症狀,也請務必與家庭醫師進一步追蹤診治。

【延伸閱讀】

近視飆到2000度!螢幕男神竟罹白內障 飛秒白內障雷射治療

真高齡產婦!六旬婦求子多年 治療抗磷脂質症候群終順利產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0歲婦人,身高150公分,體重卻只有37公斤,每天如廁十幾次,且長期有腹瀉問題,即使到大醫院檢查仍查不出原因,十幾年來都靠胃腸藥度日,近日來出現頭暈、嗜睡等症狀送急診,經檢查發現竟是10餘年腹瀉造成的闌尾腫瘤,藉由機器手臂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闌尾癌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肺炎肆虐,氣候變遷對於全球的威脅卻從未止息。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創出世界第1株「合成嗜甲醇菌」!未來,此菌可利用由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各式高價值含碳化合物,如:化學品、藥品及燃料等,為碳循環開闢了更多可能性。研究論文於今(109)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小明可回台上學了!許多陸港澳籍學生,因為疫情關係,無法返台,然而9月開學在即,恐來不及回來上課。衛福部長陳時中19日表示,衛福部與教育部研議,包含陸港澳籍等身分學生,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自即日起(19日),可依既有規定向教育部申請各國家/地區境外學生(含舊生及109學年度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