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證蔬菜不流失維生素應注意的事項

保證蔬菜不流失維生素應注意的事項。很多朋友都知道蔬菜是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經常吃蔬菜可以保證身體健康,提供身體所需要的維生素和各種膳食纖維。但是蔬菜的烹飪方法非常重要。做法不當的話很容易引起營養物質的流失。下面就來看看哪些習慣會造成流失營養。

保證蔬菜不流失維生素應注意的事項蔬菜不流失維生素應注意的事項" width="600" height="450"/>

  一、久存蔬菜

  上班族通常喜歡一周做一次大採購,把採購回來的蔬菜存在家裡慢慢吃,這樣雖然節省時間、方便,但是要知道,蔬菜每多放置1天就會損失大量的營養素,例如菠菜,在通常狀況下(20℃)每放置一天,維生素C損失高達84%。因此,應該盡量減少蔬菜的儲藏時間。如果儲藏也應該選擇乾燥、通風、避光的地方。

  二、丟掉含維生素最多的部分

  人們的一些習慣性蔬菜加工方式也影響蔬菜中營養素的含量。例如,有人為了吃豆芽的芽而將豆瓣丟掉,實際上豆瓣的維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再比如,做餃子餡的時候把菜汁擠掉,維生素也會損失70%以上。正確的方法是,切好菜後用油拌好,再加鹽和調料,這樣油包菜的方法,餃子餡就沒那麼多湯了。

  三、小火炒菜

  維生素C、B1都怕熱。因此炒菜避免用小火悶,應該用旺火炒。再有,加少許醋,也有利於維生素保存。

  還有些蔬菜更適於涼拌來吃,比如黃瓜、番茄等等。

 四、菜做好了不馬上吃

  很多人喜歡做好了飯菜後放在鍋裡溫著或者放在保溫桶裡面,等上一段時間再吃。這樣也會損失大量的營養物質,試想,辛辛苦苦做好的飯菜,因為沒有立刻吃而使飯菜變得毫無營養,該多可惜啊。

  五、吃菜不喝湯

  炒菜時,蔬菜中大量的營養物質都溶解在菜湯裡了,不喝多可惜。

  六、先切菜後洗菜

  食堂的大師傅經常為了省事兒,先切菜再放在一起沖洗一下。很多人不以為然,其實這樣做也會令大量的維生素白白流到了水中。

  七、偏愛吃炒菜

  很多減肥的人相信肉菜一起炒可以降低脂肪的攝入,其實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

  八、吃素不吃葷

  時下素食者越來越多,儘管有利於防止動脈硬化,但是一味吃素也不對:一是人每天必須要從肉裡攝入一定量膽固醇,適量的膽固醇還有利於防癌。二是單純吃素會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容易引起消化道腫瘤。三是維生素B2攝入不足。四是由於蔬菜中普遍缺乏鋅,因此,素食者也容易嚴重缺鋅。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特點,搭配著吃。既可以取得素食的效果,也可以避免素食對身體的損害。

  九、生吃蔬菜不洗乾淨

  現在蔬菜污染越來越嚴重,有各種農藥和寄生細菌的殘留,因此生吃蔬菜最好洗乾淨、去皮。

  專家提示:營養問題是一個人文化素質的表現,那麼怎樣利用食品,保持自己的健康,靠的就是自己的基本營養知識。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搭配不好的食物。願每個人都重視營養,合理搭配膳食,成為一個健康的人。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很多民眾只要一有筋骨痠痛或肌肉疼痛的問題,就會跑去找推拿師傅「喬」一下。為了保障民眾權利,衛福部公布修正「民俗調理之管理規定事項」,明定整復推拿、刮痧、拔罐等民俗療法,僅為民俗調理行為,不得宣稱醫療效能。(圖片來源/取自網路)衛福部於101年5月29日下令修正「民俗調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40歲男性,出現大便有血等現象,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直腸出現腫塊,切片證實為腺癌,且已侵犯至肌肉層外之周邊結締組織,經過放射線治療加上化學治療下,患者已逐漸好轉,且並無任何副作用出現,不但腫瘤獲得控制,也順利保留了肛門拓約肌。直腸癌在台灣位居癌症死因的第三位,僅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七十九歲的菊妹阿嬤,因為高血壓及呼吸道疾病,每天至少要吃四顆以上的藥物,曾遇到不明人士推銷神奇藥物,雖拒絕了但還是心癢;花蓮慈院社區醫學部組員曾建瑋建議,正確用藥有5不,至於想要有充足的能量,則是可把握「123456」飲食訣竅。根據統計,臺灣地區每位65歲以上的長者平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經常當低頭族滑手機,不僅有可能會引起肩頸等處的肌肉痠痛不適,對小朋友而言,經常暴露在聲光刺激下,還有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甚至學習障礙等問題。醫師提醒家長們,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的年齡愈晚愈好,最好是國中青春期以後再使用。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