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假牙還是植牙好?專業牙醫師這樣解答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越來越多人有牙齒重建的需求,然而面臨牙齒重建時,往往不知道應該選擇假牙還是植牙。到底什麼時候該做假牙或植牙,兩者又有什麼差別?一起聽聽長麗牙醫診所院長陳俊仰醫師為大家詳細解答。

 

固定式還是活動式?牙冠還是牙橋?各種假牙一次搞懂

假牙分成「固定式」和「活動式」兩大類。固定式假牙無法自行摘下,分為「牙冠」與「牙橋」兩種。牙冠是針對單顆牙根尚且完好的牙齒,在上面套上金屬、金屬燒附陶瓷或全瓷的牙套來治療;牙橋則是「缺1顆要做3顆」的概念,將兩側牙齒磨小當支柱,中間架起一顆假牙,像是搭橋,因此稱作「牙橋」。

 

相較固定式假牙,「活動式假牙」則可自行裝上取下,可分為局部和全口假牙兩種,多半是利用金屬扣、鉤子或磁鐵,使假牙掛在牙床上。

 

假牙vs植牙:作法、費用與使用效果全不同?

若缺牙區過大,或不想破壞兩側健康牙齒,則會建議做「植牙」或「活動式假牙」。陳俊仰醫師解釋,植牙與假牙不管在作法、治療時間、費用、後續照顧、咬合力等等各方面都有很大不同,需綜合評估適合的方式。

 

作法上,傳統活動假牙多是利用金屬掛鉤或是磁鐵,讓假牙附在牙床上,製作過程較單純,治療時間也短、費用較便宜。但缺點是重建完後的假牙異物感較大,且清潔時需取下假牙仔細清潔,清潔不易又容易孳生細菌,引發蛀牙,甚至使得原來健康的牙齒動搖。另外,活動式假牙的咀嚼能力也會比原生牙齒弱許多。

 

至於植牙因植體可承受的咀嚼力強,使用上較貼近真牙,異物感低,清潔也同一般刷牙方式,較不麻煩。然而由於植牙是將植體放入齒槽骨內,需要等待骨頭長好後,再切開開口鎖上螺絲、裝上牙齒並調整咬合,整體治療相對耗時費力,平均需至少費時半年以上,費用也較假牙來的高許多。

 

醫師:「沒有最好,只有適不適合。」

陳俊仰醫師表示,事實上,植牙與假牙並沒有所謂誰比較好,而是依據患者的預算、對牙齒使用或美觀上需求等進行考量,更重要的還需評估患者本身健康條件。舉例來說,植牙前需判斷患者的齒槽骨骨頭是否足夠、植牙區與上顎竇或與下齒槽神經的距離是否適合、患者有無嚴重系統性疾病、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是否曾做過重大手術等,其身體狀況都要獲得一定控制才能進行。

 

另外,陳俊仰醫師也強調,不論哪一種重建方式都不是一勞永逸,會因個人口腔清潔程度及使用狀況而有所差異,因此建議仍須定期回診追蹤,以延長牙齒壽命。

相關推薦

via www.wikihow.com  在女人所有衣物中,內褲是最後的防線,也是保護和暗示私處健康的重要工具。 自從進入青春期后,女人的內褲就不再乾淨,而是常常出現透明無色或是乳白色的分泌物。當你看到這些“痕跡”,不必疑心自己患上炎症。下面,愛美網為你...

閱讀詳情 »

  (翻攝自anyelse,下同) 每到夏季,都是寄生蟲病高發期,這跟人們在炎夏喜食冷鮮生食物有關。人體感染寄生蟲的例子屢見不鮮,近期爆出的女子吃生牛肉感染絛蟲就是一個觸目驚心的典型例子, 這些基本都是不當飲食習慣和行為造成的,因此,我們大飽口福的同時,要兼顧身體健康,科學預防。 &nb...

閱讀詳情 »

翻攝pstatp   晚上睡覺,睡著睡著,感覺突然抖一下,然後就驚醒了,這種現象相信很多人都有過。為什麼睡覺的時候會突然抖一下呢?是什麼原因引起睡覺之後抖動呢?關於這個問題,有關專家作了如下解釋: 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擔心,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我們四肢主要是受大腦皮層的控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