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偶戲治療助長輩改善憂鬱 遠離失智症找上門

偶戲治療助長輩改善憂鬱 遠離失智症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讓長者憂鬱及認知功能障礙的盛行率越來越高,但若能早期發現憂鬱症或輕度認知障礙且接受治療,並輔以認知或行為訓練,則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為了幫助長輩情緒找到出口,臺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台北松青扶輪社合作,結合台北偶戲館及大心居家職能治療所,規劃偶戲治療課程,幫助長輩改善憂鬱。

參與製作戲偶 訓練長輩手部肌肉

偶戲治療課程主要是透過讓長者從戲偶製作訓練手部肌肉,藉此提升專注力,且也能回憶偶戲時期的童年時光。台北偶戲館許嘉芬館長指出,藉由戲說生活故事的方式,引導長者說出心裡感受,透過分享經驗,不僅能增進人際互動及日常應對處理能力,且排練也能增加記憶及表達能力,活化大腦。

失智症十大警訊別輕忽 有徵兆應盡快就醫檢查

失智症並不是正常老化,而是一種疾病,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2人就有1人罹失智症,其中多數是未能及時察覺就醫導致。臺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林莉玲主任表示,若發現長者出現包括記憶力衰退、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語言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和地點的概念、判斷力變差、抽象思考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行為與情緒改變、個性改變以及喪失活動等現象,就可能是失智症警訊,應盡快就醫檢查治療。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有助延緩失智症發生

若能早期發現失智症問題,且早期接受治療,對於65歲以上長輩日常生活功能、生活品質能有顯著改善,甚至延緩失智症發生。林莉玲主任強調,此次透過偶戲治療課程,以製作戲偶、戲說生活故事等方式,讓長者們討論及排練出「小時候的夢想」、「阿嬤吃醋了」及「婆媳之間」等3齣戲碼,也將登台展演。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7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根據中央指揮中心統計,7月27日新冠肺炎總病逝人數已787人,截至7月5日所公布的前100例死亡個案分析,平均73.2歲,且95%有慢性病史,其中49位有高血壓占比最高,36位有糖尿病次之,同時有高血壓與糖尿病者有13位,高脂血症有6位。以統計來看,年齡、三高慢性病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6例新冠本土個案,創下降級以來新增個案最低紀錄,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國內疫情仍須觀察,8月9日後不會再降警戒,但部分行業指引可能微調,例如游泳池列入指引開放。 陳時中表示,新增6例本土個案,年齡介於20至60歲,發病日在7...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5)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當中有3例施打新冠疫苗,入境後仍檢出新冠病毒陽性;指揮中心指揮官強調,Delta變異株影響下現在不會因疫苗放寬標準,境內不會有特別變化。 陳時中說明,5例境外移入分別為4位男性與1位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東縣長饒慶鈴批評中央,發配莫德納與牛津AZ疫苗都未滿足需求,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配發給地方數量應該足夠,若地方覺得造冊不完整就趕快報上來,未來預約將隔2天才施打方便數量整備。 陳時中表示,台東縣地幅廣闊,疫苗分配上比較困難,7月30日至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