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偶戲治療助長輩改善憂鬱 遠離失智症找上門

偶戲治療助長輩改善憂鬱 遠離失智症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讓長者憂鬱及認知功能障礙的盛行率越來越高,但若能早期發現憂鬱症或輕度認知障礙且接受治療,並輔以認知或行為訓練,則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為了幫助長輩情緒找到出口,臺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台北松青扶輪社合作,結合台北偶戲館及大心居家職能治療所,規劃偶戲治療課程,幫助長輩改善憂鬱。

參與製作戲偶 訓練長輩手部肌肉

偶戲治療課程主要是透過讓長者從戲偶製作訓練手部肌肉,藉此提升專注力,且也能回憶偶戲時期的童年時光。台北偶戲館許嘉芬館長指出,藉由戲說生活故事的方式,引導長者說出心裡感受,透過分享經驗,不僅能增進人際互動及日常應對處理能力,且排練也能增加記憶及表達能力,活化大腦。

失智症十大警訊別輕忽 有徵兆應盡快就醫檢查

失智症並不是正常老化,而是一種疾病,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2人就有1人罹失智症,其中多數是未能及時察覺就醫導致。臺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林莉玲主任表示,若發現長者出現包括記憶力衰退、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語言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和地點的概念、判斷力變差、抽象思考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行為與情緒改變、個性改變以及喪失活動等現象,就可能是失智症警訊,應盡快就醫檢查治療。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有助延緩失智症發生

若能早期發現失智症問題,且早期接受治療,對於65歲以上長輩日常生活功能、生活品質能有顯著改善,甚至延緩失智症發生。林莉玲主任強調,此次透過偶戲治療課程,以製作戲偶、戲說生活故事等方式,讓長者們討論及排練出「小時候的夢想」、「阿嬤吃醋了」及「婆媳之間」等3齣戲碼,也將登台展演。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7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體壇,時常傳出運動員誤服禁藥,導致喪失比賽資格,讓辛苦備賽一夕全化為泡沫;長庚運動藥師最近在「長庚運動醫學團隊運動禁藥諮詢」平台上,看到一位醫師上傳某位選手就近看病後拿到的感冒處方箋,經過檢視,赫然發現裡面竟然含有三種運動禁藥,讓運動藥師不禁替這位選手捏一把冷汗。感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全球各國積極投入細胞治療領域,主要應用於再生醫學及癌症免疫治療兩大層面,而過去令許多人束手無策的脊椎癱瘓,也在細胞治療的長足發展下,手術成功率大幅提高。臺北醫學大學校友、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在第四屆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研討會中專題演講,發表脊髓損傷患者透過手術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嘉義報導】醫院急診室裡總是十萬火急地搶救生命,卻也常見不理解情況的家屬訴諸言語或行動暴力。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搭上「開箱文」風潮,號召醫療團隊拍攝高級心臟救命術開箱文,搭配重要的急救設備,透過活潑生動的呈現讓民眾1秒神解急診醫療團隊的工作面貌,畫面中包括每分鐘可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