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傳黑心口罩入侵台灣 藥師教你辨別假口罩不要白花錢

傳黑心口罩入侵台灣 藥師教你辨別假口罩不要白花錢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前副總統陳建仁呼籲,最好儲備3個月的口罩,瞬間讓口罩成為熱門「商品」,市面口罩再度面臨缺貨,甚至出現來路不明的口罩,打著MIT卻不知道哪裡生產。藥師建議除實名制口罩外,口罩購買最好在實體通路,確認外包裝有廠商名與國家認證字號等資訊,散裝與網路來路不明的口罩千萬不要購買。


藥師沈采穎表示,政府開放口罩銷售後,民眾除實名制外,如果不夠也可以自行多買一些,但最近口罩銷量再增,傳出「黑心」口罩流入市面,不但生產商與產地不清楚,是否有醫療口罩效用,能阻擋細菌與病毒都相當難說,如果遇到來路不明口罩,最好不要購買,以免戴上口罩以為有防護效用。


沈采穎強調,合格合法口罩外包裝一定會有衛福部認證字號,同時也會有CNS檢驗標章,與BFE、PFE、VFE等過濾標章,但認證標章大多都印在外盒包裝,口罩上不會有,因此購買口罩時最好買有外包裝產品,確認有認證標章的產品,同時也有生產商與生產地,散裝產品因無法看到認證,所以最好不要購買。


然而不肖業者很可能在外包裝也會仿冒!沈采穎特別提醒,如果是一般藥房或實體通路,為維持商業信用下比較不容易出現仿冒口罩,但網路來源不明口罩,由於原頭很難確認,即便有外包裝與標章也無法辨別真偽,因此網路來路不明口罩千萬不要買,如果一時買不到一般口罩,購買實名制口罩就能確保一定是合格產品。


除非實名制口罩,市面不准販售散裝口罩。食藥署醫粧組研究員王兆儀強調,販賣醫藥用口罩,一定要有販賣業藥商許可證照,任意販售醫療口罩,依照藥事法最高可處最高200萬罰鍰,呼籲絕對不要擅自銷售來源不明醫療口罩,同時除實名制口罩外,所有醫療口罩銷售都必須包裝完整,註名廠商與認證字號等資訊。


更多NOW健康報導
▸求職不能輸在第1印象 探索皮秒顧好「面子」問題
▸毛小孩中暑因為毛太長? 獸醫師:關鍵在於鼻子長短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原來多數乾眼症成因 並不是因為眼睛缺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近期一位孕婦因為反覆發燒,並出現腹痛和子宮壓痛的症狀,到醫院求診後發現,胎兒已無心跳,被診斷為絨毛膜羊膜炎,快速施以抗生素治療並引產,所幸未出現嚴重敗血症,否則,就恐流產。收治該名孕婦的成大醫院產房主任許沛揚醫師表示,患者血液和流產組織中出現少見的「李斯特菌」,至於李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位45歲的田小姐,在運動時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況,到醫院就診後發現有3.5mm的「開放性動脈導管」併有右心室擴大。最後,透過「心導管放置安普拉茲關閉器」取代開心臟手術,不僅疤痕較小,且復原時間較快。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心臟科曹承榮主任表示,開放性動脈導管是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24歲女性,身高160公分且體重52公斤,認為自己太肥胖,因此不斷減肥,不但常忽略正餐,甚至不吃東西,某次突然出現上腹疼痛且合併發燒、噁心等症狀,緊急就醫,醫師發現患者恐為膽囊炎所導致。患者的膽囊不但有膽結石以及膽細沙,膽囊壁也出現增厚現象,醫師透過腹腔鏡手術切除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