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急性骨髓白血病預後差 精準醫學治療重拾新生

兒童急性骨髓白血病預後差 精準醫學治療重拾新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王小妹妺來自一個小康家庭,她有2個哥哥,是家中唯一的女兒。年僅10歲的她,於去年中被診斷急性骨髓白血病。起初的發病症狀為右邊脖子淋巴結腫大,常常倦怠,體重下降,父母帶她去醫院求診,發現血液有未成熟白血球,經骨髓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進一步的分子與精準醫學檢測,發現她的血癌細胞有三種基因突變,包括FLT3/ITD、WT-1以及NUP98-NSD1基因合併突變。

三種基因突變血癌 預後差、生存率低

文獻報告這樣基因突變的兒童急性骨髓白血病,惡性度高、預後差,生存率僅有27%,必須接受傳統化學藥物治療,再加上針對FLT3/ITD突變基因的標靶藥物,且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才有機會治療成功。

次世代基因檢測 造血幹細胞移植

於是她接受化學藥物,與服用針對FLT3/ITD標靶藥物合併治療,中榮兒童血腫科黃芳亮主任與曾瑞如主治醫師醫療團隊以骨髓病理切片分析,合併次世代基因檢測,同時利用目前最新的血癌治療概念「可測量殘留疾病量」輔助,追蹤疾病治療狀況,且同時進行幹細胞的配對,幸運她與兩位哥哥配對全合,這是很不容易的配對結果。於第4次化學治療後,經分子生物學檢測達到數次緩解,醫療團隊幫王小妹妹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精準醫學積極治療 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存活率提高

目前對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以傳統化學藥物與幹細胞骨髓移植為主,根據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TPOG)的資料統計,整體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五年的存活率能達到61%(Nature portfolio, 2021)。

另外,根據過去的文獻顯示,約有75%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可以找到基因變異(Clin Cancer Res, 2017),這些變異可以提供為臨床上標靶藥物的使用;由此可知,精準醫療與標靶藥物治療,在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佔有重要的診斷與治療的角色,如王小妹妹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合併標靶藥物與造血幹細胞移植,配合精準醫學的檢測,確認癌細胞清除而達到良好結果。

【延伸閱讀】

世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日 醫籲新冠疫情下病友仍應治療勿自行停藥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出現四大徵兆提高警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家中長輩隨著年紀增長,看著親友離世的頻率漸增、身體不如以往靈活,從前能輕易記住的事,現在卻要加倍努力才不會遺忘。面對接續而來的失落事件,長者會比年輕人更失落、焦躁、憤怒嗎?研究:接納的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根據一項研究指出,憤怒與焦慮的感受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該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燒燙傷友需長時間穿著壓力衣,控制疤痕增生,但衣物悶熱不透氣,總造成毛囊炎;陽光基金會研發高性能涼感壓力,經過1年半時間,經八仙傷友試穿、修改,終於讓陽光朋友獲得更舒適的治療。參與實驗的傷友忠仁說,先前戴壓力頭套,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得毛囊炎,自從改穿涼感壓力衣,不但毛囊炎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中華民國視網膜色素病變協會(RP)林昭銘會長日前帶領50位視網膜色素病變患者、志工及家屬所組成的RP合唱團,前往奧地利維也納交流,其中團員蘇小姐甫於今年四月完成人工電子眼手術,本想出國時利用人工電子眼體驗國外美景,但是竟然會在抵達歐洲第2天就遇到搶匪!人工電子眼眼鏡價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助癌患食慾大開 護理師烤蛋糕取代營養品許多癌症患者因接受化療,出現食不下嚥等副作用,為了讓患者能夠吃得歡喜,擁有體力去面對治療,嘉義大林慈院的護理師李佳玲將患者不愛喝的營養品加進麵團,製作成杯子蛋糕,讓患者增加進食意願,也能從中獲取營養,對抗病魔。營養品口味一成不變 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