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打莫德納挨批「當白老鼠」 醫師:發燒總比確診好

兒童打莫德納挨批「當白老鼠」 醫師:發燒總比確診好

【NOW健康 葉立斌/新北報導】近期有不少兒童確診COVID-19,討論已久的兒童能否接種疫苗一事備受討論。而17日食藥署通過莫德納疫苗的緊急EUA授權,計畫讓6到11歲兒童將可接種莫德納疫苗,劑量為成人劑量的一半(0.25毫升),將接種2劑,間隔28天。ACIP會議將討論,確認後將公告接種辦法。此時家長灌爆衛福部FB,直呼應該讓兒童接種副作用輕微的疫苗,而非連大人都感到難熬的「疫苗魔王」莫德納。至於,兒童接種疫苗前應當注意哪些細節,孩子接種疫苗後,家長又能怎麼做?《NOW健康》訪問部立台北醫院小兒科盧道揚顧問醫師為各位家長解答。


兒童打疫苗少見嚴重副作用 副作用菲即刻發生


關於各界擔憂的副作用,盧道揚醫師表示,國際上觀察到接種莫德納後的副作用發燒、頭痛、疲倦,持續的時間則因人而異;而青少年接種BNT後會發生的心肌炎則不在此列。「疫苗為不完全感染,有點小發燒實屬正常。」


盧道揚醫師建議,接種前可多從蔬果中攝取維生素C與抗氧化的食材,並且攝取充足水分,在健康無虞的情況下接種,這點與老人接近。但要注意的是:mRNA疫苗接種後,不會立刻產生副作用,大多是2到5天,甚至1週後,才會有疲倦或特定部位痠痛等副作用。提醒家長接種後2周內,密切觀察孩子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如需就醫,要詳細說明在何時接種疫苗。


對於拒打疫苗言論 醫師疾呼:副作用總比確診好!


對於不少家長直呼「連大人都覺得莫德納的副作用很難熬了,何況是兒童?」、「為何要讓我的孩子當白老鼠」等批評,醫師也有自己的看法。盧道揚醫師說,「我覺得很多輿論只擔憂疫苗造成發燒這類的副作用,都忘了疫苗能幫助小孩有足夠抗體來對抗COVID-19。如果小孩感染COVID-19,可能會出現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 MISC),比打疫苗造成的發燒、頭痛還要嚴重很多!雖然疫苗的確容易不適,但這是適量的成藥就能緩解的;如果覺得很嚴重,由小兒科醫師診療即可。」以此鼓勵家長讓孩子接種疫苗。


更多NOW健康報導
▸牙齒美白夯!超薄瓷牙貼片同時改善齒列 受直播主青睞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同樣是35歲,為何有的人看起來像25歲,但有的人卻像45歲,這一來一回,可就相差了20歲之多;其實,歲月是很公平的,差別即在於個人,如何做好保健之道,讓自己仍然擁有健康的身體,仍然具有青春活力,是有其道可依循。尤其是人體中所具有的抗老酵素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會隨著年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愛吃蔬果的老人家少失智!國內一項研究調查發現,蔬果的攝取程度是認知惡化的預測因子,蔬果的攝取與認知惡化風險呈負關聯,也就是蔬果攝取的愈多,認知惡化程度就愈低,代表吃什麼、喝什麼,深刻影響老年人認知功能。該項研究名為「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亞洲大學健康產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名21歲學生,因右側膝蓋出現疼痛就醫治療,醫師發現,患者右膝彎曲至20度時,脛骨會向前移位,卻未有骨折現象,進一步透過核磁共振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十字韌帶已有部分斷裂所導致。這名學生兩個月前打籃球時,不小心受傷,右膝開始出現腫脹、疼痛等現象,至中醫看診後,以為無大礙,沒想...

閱讀詳情 »

「我好像近視了...」 護眼行動六招第1招:眼睛休息不忘記第2招:均衡飲食要做到第3招:閱讀習慣要養成第4招:讀書環境要注意第5招:執筆、坐姿要正確第6招:定期檢查要知道     資料來源:請按此   愛EYE秘笈:護眼行動六招十七式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