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解隔新條件!輕症最快4天解隔 居家照護10天無須採檢

解隔新條件!輕症最快4天解隔 居家照護10天無須採檢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宣布修正輕症確診者的解隔條件,無症狀或症狀緩解者,只要在4天內做2次快篩或是PCR陰性,或是CT值30以上即可解隔;居家照護者則不適用新制,但只要確診10天後就能自動解隔,進入7天自主健康管理。


最快4天就能解隔 居家照護者住10天後自動解隔


專家諮詢會議建議為無症狀、輕症確診者的解隔條件須修正,只要在症狀緩解或無症狀後,符合下列任一條件都可解除隔離治療,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距離發病日或採檢日第4天內,追蹤2次快篩或PCR陰性,或CT大於等於30。


▸在發病採檢日第5到9天,追蹤1次快篩或CT值大於等於30。


▸發病後10天,不須採檢就可解隔,仍需自主健康管理7天。


解隔新條件!輕症最快4天解隔 居家照護10天無須採檢

▲確診者解隔治療條件有修正,最快4天內就能解隔。(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強調,重症者並未有變動;且這裡的快篩需要由醫事人員做採檢,因此居家照護的確診者,不適用第1與第2個條件,但過去是當事人在確診後10天內需要1次快篩陰性,新版解隔條件開始後,居家照護者可以在第10天後,不用採檢直接解隔。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文獻資料,看到Omicron病毒量最高的時候,通常在確診後第3到5天。5天後病毒量下降,超過7至9天,傳染力變得很低。且多數文獻指出10天後便不具傳染力。如需要提前解隔,需要前兩次檢驗。後續將視新文獻資料與疫情變化來做解隔。


疫苗接種人數回升 追加劑覆蓋率達55%


4 月16日至4 月17日COVID-19 疫苗接種186,376 人次,COVID-19 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1劑84.13%、第2劑79.35%,基礎加強劑0.85%,第3劑追加劑為55.13%,符合接種間隔者有78.89%。


更多NOW健康報導
▸牙齒美白夯!超薄瓷牙貼片同時改善齒列 受直播主青睞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5歲的王先生,在偶然的機會下,參加社區舉辦的大腸癌篩檢,報告呈現糞便潛血陽性,然而王先生不太清楚糞便潛血陽性的意義,因而前往醫院就診;經過醫師細心講解後,進一步安排大腸內視鏡檢查,發現五顆大腸息肉,並予以切除,但因為息肉數量較多,醫師也提醒約2至3年後需要再追蹤。其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兒童視力惡化最快階段為2歲至13歲,一旦越早近視,不僅近視進展越快,引起高度近視的比例也越高,甚至容易合併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變、視神經病變等病變,但想要控制兒童近視度數加深,這時就可能需要透過散瞳劑治療,不過這也讓不少家長擔心散瞳劑治療的正確時機點,以及是否會因此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知名網紅理科太太拍攝影片,哽咽宣布要暫時休息,和罹患3年憂鬱症的先生John一起養病。理科太太說:「John生病了,我因此不理解他一段時間。」憂鬱症形成原因很多,他是因為腦內血清素分泌不足、荷爾蒙不平衡,所以無法像我們一樣判斷事情,每天都覺得天要塌下來了,光是今年憂鬱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33歲越南籍女子因胸悶、胸痛,長達半年才求醫,發現罕見畸胎瘤養在縱膈腔達到14公分!該名女子本以為是是工作勞累,還特地休息幾天,沒想到悶痛沒好,還跟著呼吸不順感覺喘,趕緊來門診看醫生。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與心臟外科醫師聯手像拆炸彈,耗時六小時終於解除大出血危機,順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