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兒童聽力減弱 恐為中耳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兒童聽力減弱 恐為中耳炎!

聽力減弱、偶爾會有分泌物從耳朵流出來,小心可能是慢性中耳炎!中耳炎是小朋友常見引起發燒症狀的疾病之一,患者會有耳腔發炎、感染現象,孩童的發生率高達80%且急性中耳炎可能進展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的分泌物可能會導致聽力喪失,若不及時處理,也可能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產生腦膜炎。

耳朵局部治療、清潔可緩解

成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呂宇城表示,沒有併發症的情形下,一般慢性中耳炎可採保守性治療,為耳朵之局部治療、清潔,配合局部耳抗生素滴劑或全身性抗生素之使用。

在持續性膿瘍而有併發症產生時,就需外科治療,施行乳突鑿開術,以有效改善膿瘍蓄積的情形,膿瘍及感染緩解後,部分耳膜若無法自行修復,則應考慮進行手術修補耳膜,當耳膜長好後可隔絕外耳道表皮的細菌,避免感染源經由穿孔進入中耳腔導致發炎。

減少疼痛、耳殼變形、提供更佳視野

呂宇城醫師表示,使用內視鏡則可避免在耳後開口或耳道前開口,直接利用經由外耳道的內視鏡輔助,直接翻開殘存耳膜進行修補,其相對於傳統的顯微手術,較小的傷口可減少傷口疼痛與耳殼的變形、麻木,並提供更好的視野及角度,可減少中耳腔正常結構的破壞,但需要更細的內視鏡,及較低的熱強度,以避免熱傷害。

病患耳膜如破損太大或其他特殊因素如耳道狹窄等,仍須由主治醫師仔細評估,並經討論後,再決定治療的方式。只要出現聽力不佳、耳朵流出難聞的分泌物時,就應尋求專業協助。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腸病毒主要流行季節是春天與夏天,然而今年因暖冬效應影響,即使已經進入一月份,門診的腸病毒病患仍然不少,目前兒科住院的病童中,有2成是因為腸病毒而住院,比去年同期罹患腸病毒的患者多了1成。醫師表示,腸病毒沒有特效藥,勤洗手才能預防。 男童確診腸病毒 媽媽也被傳染 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有過敏性體質的幼童,在PM 2.5濃度較高的日子儘量不要外出!兩歲的宥宥從出生後開始就有全身性的異位性皮膚炎,在家長勤勞照料下,皮膚維持水嫩光滑。但就在今年進入秋冬季節之後,卻常常在臉頰、脖子、四肢關節處和肚子反覆發生紅疹、搔癢、抓破皮的症狀;經3週的追蹤,發現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冷颼颼,又到了吃火鍋的季節!肉片在鍋裡涮,火鍋料不斷丟,再來一杯飲料解膩,吃飽了當然還要有餐後甜點做完美收尾,相信許多人都忽略了大快朵頤的背後,背負的驚人熱量!因此營養師提供健康火鍋的選擇技巧,讓民眾在享受美食、滿足口腹之欲,又可以健康不致胖。  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面對一波波的食安風暴,衛福部食藥署也參考國際趨勢,調整食品添加物標準,重新編列食品添加物使用規範,其中有不少項目標準引發爭議,以食品添加物磷酸鹽使用為例,大幅放寬使用限量標準,從每公斤3000毫克至44000毫克,各界專家學者憂心,此舉恐增加台灣洗腎人口,使國人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