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首例聾啞患者清醒開顱 手語老師陪同溝通無障礙

全台首例聾啞患者清醒開顱 手語老師陪同溝通無障礙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清醒開顱手術難度相當高,林口長庚醫院日前完成國內第1例聾啞腦瘤患者清醒開顱手術,術中安排1名手語老師,進入手術室與患者溝通,掌握病人認知狀況,讓醫師得以精準地切除腦膠質瘤,而不損及認知功能,術後仍可以透過手語與外界溝通。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上午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他指出,腦膠質瘤是常見的腦瘤,即使切除仍容易復發,如何腫瘤拿得乾淨,又能保有原有的腦部功能,這對醫療團隊是一大考驗,因此,腦腫瘤神經外科研發出清醒開顱手術。


魏國珍說,在手術中,下刀位置即使只差了0.1秒,就可能傷及患者的某些腦部功能,因此,必須即時監測患者神經功能,患者如能保持清醒,術中回答問卷,完成醫師下達的指令,醫師就能更精準地下刀。


該名患者為50多歲的聾啞婦人,4歲時因為外傷而失去聽覺及講話能力,平常透過手語跟外界溝通,年初因為頭痛、記憶功能變差而就醫,檢查後確診為腦膠質瘤,體積越來越大,壓迫至腦組織,引發頭痛。


魏國珍表示,該個案為長庚醫療團隊第1名聾啞患者清醒開顱手術,在清除腦瘤過程中,患者全程清醒,醫療團隊透過手語老師與她溝通,要求她以手語來數數,掌握即時反應,避免損及正常腦細胞組織,耗時2、3個小時,順利清除腦部腫瘤。


副院長強調,聾啞人士已失去語言與聽覺等能力,如果又沒了認知功能,就可能喪失手語比畫能力,因此,手術必須更謹慎,將對於腦部神經傷害降至最低。


林口長庚迄今完成200多例清醒開顱手術,並與長庚大學共同研發「清醒開顱手術智慧醫療系統」,結合電腦平台及智慧眼鏡,精準瞭解患者腦部受損狀況,榮獲國家新創獎。


更多NOW健康報導
▸包皮割不割攸關性福健康 拯救那話兒不應避諱
▸水果不僅提供營養還能增加幸福感 你今天吃了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糞便潛血陰性別高興太早! 因為大腸癌不一定會出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資深教授,花大把時間教學、做研究。日積月累的疲勞,加上沒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有一天早上醒來,發覺左半邊肢體不聽使喚,口齒不清,緊急就醫被診斷為急性缺血性中風。但他認為,西藥吃多了會產生副作用且傷身,所以未規律服用藥物,沒想到短時間內再度中風。因第二次的病況比較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61歲退休的男性,因行動不便合併意識不清楚就醫,經檢查後發現肺部兩側有多顆腫瘤,最大腫瘤約6.5公分,且已有腦轉移現象,腦部有10顆以上1至4公分腫瘤,相當驚人!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腦轉移後,醫師建議先做基因檢測確定病理狀況,才能對症下藥徹底治療。基因檢測成趨勢 精準...

閱讀詳情 »

洗澡是一件放鬆身心、紓解壓力的方式,但是錯誤的洗澡習慣,卻可能有害身體健康。網路上盛傳:「早上起床、睡前洗澡,會導致體內濕氣重,排不掉,非常傷身體」,究竟是迷思,或是真有其事呢?洗澡真的跟濕氣有關嗎?除此之外,洗澡有沒有哪些眉角是需要注意的呢?讓中醫師來為你解答。 濕氣無法排除的關鍵:脾臟功能失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孩童及青少年的休閒習慣逐漸改變,從過往的戶外活動轉變為待在家中使用電腦、手機,除了社群網站、網路影片,更可能沈迷於網路遊戲。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提醒,社群網站及遊戲會使孩童久坐,進而影響生活規律,甚至因網路刺激,使孩子對一般生活感到無趣,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