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方位量身訂做 跨團隊精準治療乳癌也治心

全方位量身訂做 跨團隊精準治療乳癌也治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七十歲老婦,數年前發現乳房異狀,因生性保守遲遲不願就醫,左側乳房腫塊持續擴大,甚至潰爛散發惡臭氣味,爲避免他人異樣眼光,漸漸足不出戶,與街坊鄰居互動也越來越少。去年老婦家人發現異狀,強迫就醫,才確診是乳癌晚期。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教研長沈陳石銘教授表示,所幸老婦是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注射新的荷爾蒙治療用藥半年後,腫塊明顯縮小一半,潰爛也停止,治療明顯出現成效,老婦的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乳癌治療如搶椅子遊戲 新荷爾蒙藥物邊搶邊破壞椅子

沈陳石銘解釋,乳癌細胞生成就像是「搶椅子」遊戲過程,乳癌細胞受體是椅子,雌激素一旦成功搶到椅子坐,會促使腫瘤細胞增生,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的治療機轉,便是搶先佔去椅子座位,阻斷雌激素的結合途徑;芳香環酶抑制劑則是在身體製造雌激素過程就先搞破壞,降低雌激素生成。

目前,臨床上荷爾蒙治療已愈趨成熟,以往停經後的荷爾蒙接受體陽性晚期乳癌患者,多使用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或是芳香環酶抑制劑治療, 這些治療方式普遍可以提供大部分病人不錯的治療成效,延長存活期。

沈陳石銘指出,目前還有另一種最新的荷爾蒙治療方式,作用機轉完全不同,「不但搶椅子,還一邊破壞椅子,同樣能有效減輕乳癌惡化的風險」。

每個荷爾蒙受體陽性的停經後晚期乳癌病人的疾病特性都不同,治療也應該量身訂做,才能達到最好治療成效。衛福部目前已經核准數個荷爾蒙用藥可作為乳癌晚期患者的第一線治療,讓醫師在第一線用藥上,多了許多選擇。

情緒影響治療成效 跨團隊攜手迎戰乳癌

而早期乳癌治療,多以外科手術切除、放療或是化療為主,常使患者得承受生理及心理上的雙重折磨,但負面情緒不僅影響治療,也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品質。

沈陳石銘認為,乳癌治療需要跨科別的團隊合作,尤其移轉性乳癌,除了內、外科、放射診斷科等,還需要身心科或心理師介入,以及個案管理師,「乳癌治療是一連串的過程,特別是要接受手術、化療或放療時,病患心中的疑惑與恐懼更是不言可喻,於此時獲得正確治療資訊,才能減輕惶恐與不安。」

「根據臨床經驗,患者情緒、身心穩定時,對提升免疫系統有幫助,治療也會有加乘作用,心情不好、低落憂鬱時,多半對治療配合度不高,態度消極自然也影響治療成果。」沈陳石銘建議,目前已有多項晚期乳癌治療利器,能為病患「量身訂做」最佳治療方式,及早接受適切治療才能達到最好效果、擁有更佳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0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放射科主任 吳明基醫師 & 醫學影像部主任 沈昭諭醫師 聯訪一名高齡93歲的阿嬤,因說話口齒不清送醫,確診為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的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進行顱內動脈取栓術術後,雖有中風的後遺症,但能自行下床、如廁,保有基本自理能力。另一名6旬中年男性,有糖尿病及心律不整病史,因意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外電報導】打鼾,是人之常情,幾乎每個人都發生過。有的人特別嚴重,有的人可能只是出現一兩次,特別是在感冒或過敏時鼻腔阻塞,或是當睡覺時舌頭、上顎和喉嚨等部位肌肉放鬆,不知不覺空氣從這些軟組織裡通過,導致震動發出鼾聲。哈佛醫學院睡眠醫學系講師、睡眠專家Rebbeca Robbin...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3)日宣布,符合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例如正在做化療、血液透析,以及器官移植者,需在完成2劑疫苗施打後,至少25天以後,需要施打「基礎加強劑」以增加免疫力,降低風險。 近日Omicron在歐美肆虐,使多國需要在封城中度過聖誕佳節,國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在明年元旦起,特定場所的員工須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後才可上工,但國內有1,500人參加過聯亞的「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計畫」,部分人甚至打過3劑;如需施打國內EUA認可疫苗才可上工,等於是在短時間內打了5劑!對此,指揮中心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