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全球聞「耳念珠菌」色變 致死率高達5成

  在美國造成數百人死亡的病菌「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已被美國衛生部門列入「緊急威脅」,感染病例急速上升到587例,有5成在90天內死亡。最近中國也傳出18名感染病例,均為院內感染。

  耳念珠菌於2009年在日本首次被發現,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這是1種新興病原體,可能對全球公共衛生及醫療造成威脅。早在2016年6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及英格蘭公共衛生署即針對該病菌發布臨床警戒,不過全球衛生單位的了解仍相當有限。

  全球感染患者依賴抗生素,加上部分醫療濫用抗生素,以致於許多病菌已產生抗藥性,近期美國許多醫院新生兒病房和加護病房就傳出多起「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包括2018年5月1名老人在紐約西奈山醫院接受腹部手術,術後也爆發感染,即使立刻送入重症病房,但該名患者在3個月後仍不幸病逝。疫情調查發現,病菌汙染從天花板到地板無所不在,最後院方只得動用特殊消毒設施,甚至拆除部分天花板和地板,才徹底消除。

  最新外電報導,中國在2018年確診第1例臨床感染病例後,陸續又確診多名感染病例,截至目前確診18例,來源還不明確,這些人體感染後,引發敗血症,致死率超過6成。事實上,台灣也曾有1例感染個案,於去年發病,病人因蜂窩性組織炎而就醫,細菌培養出「耳念珠菌」,先後接受2種抗黴菌藥物治療才痊癒,屬於輕症。

  台大醫院感染科教授黃立民指出,「耳念珠菌」感染後常有原因不明的發燒,伴隨器官、呼吸衰竭。在治療上,可使用抗黴菌藥物,但因抗藥性高達50%,因此,致死率居高不下。

相關推薦

繼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和與上海復星完成各500萬劑BNT疫苗採購,慈濟基金會今日也宣布,與復星實業成功簽訂申購500萬劑BNT疫苗。慈濟基金會表示,目標是希望能與鴻海、台積電同時進貨。慈濟基金會今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慈濟基金會提出申請採購疫苗以來,經由各方的積極努力及主管機關的協助之下,今日與復星...

閱讀詳情 »

南韓境內COVID-19疫情升溫,繼14日新增1615例確診創下新高後,今日新增1784例,再度創下疫情爆發以來新高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今日通報,截至21日0時,南韓新增1784例確診,較前一天大增506例,創下自去年1月20日出現首例確診病例以來的最高紀錄。新增的1784例中,...

閱讀詳情 »

根據印度快報(India Express)報導,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ICMR)在6月、7月期間進行印度檢驗抗體的第四次全國血清調查,調查對象包括境內各地2萬8975人,結果顯示67.6%的成年人有血清陽性反應,並在6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的族群中,發現半數有血清陽性反應(具COVID-19抗體)。據調...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羅偉哲/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新增2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例本土及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點出,個案分布仍以台北市9例為最多,其次為桃園市5例、新北市2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