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球4分之1人口有脂肪肝 這樣做避免肝硬化及肝癌危機

全球4分之1人口有脂肪肝 這樣做避免肝硬化及肝癌危機

【NOW健康 彭怡惠/台北報導】依據109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有1萬1,737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3,964人,肝癌則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773人。然而,依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第4位,發生人數為1萬1,272人。肝臟相關病變早期並無明顯症狀,是不容忽視的沉默殺手,其相關死因序位及發生率都在前幾名,民眾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BMI高、罹患脂肪肝機率也高 肥胖是重要因素之一


國外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數值越高,罹患脂肪肝的機率也越高。估計全球約4分之1人口有脂肪肝,在亞洲地區約27.4%的人罹患脂肪肝,推估至2030年,美國罹患脂肪性肝炎者發生率將上升63%,導致肝硬化發生率將增加168%及肝臟相關死亡人數增加178%,估計導致肝臟相關的死亡約80萬例。


由於肥胖是罹患脂肪肝重要因素之一,為保障肝臟健康,國民健康署建議,國人應從源頭做起,透過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做好體重控制減少肥胖,以降低脂肪肝的發生。


脂肪肝僅次於B、C型肝炎 都是肝癌危險因子


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根據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有24.3%肝癌是與脂肪性肝炎有關。致病機轉為脂肪肝、脂肪性肝炎進行至肝硬化、肝癌,而一般人常輕忽脂肪肝對身體的影響,造成罹癌風險的增加。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避免脂肪肝的產生,是阻斷肝癌的重要關鍵;如果已有脂肪肝的問題,應遵從醫囑、規律就醫、定期檢查。


如何改善脂肪肝? 可從飲食、運動做起


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等,而上述因素可歸納為生活型態與慢性病控制。由於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國人生活型態改變,例如:喜好含糖飲料、高脂肪食物,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等,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等健康問題。另外,加強慢性病病人服藥的遵從性,也可避免脂肪肝的產生。目前脂肪肝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研究顯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養成規律的生活型態或減輕體重,呼籲透過四大訣竅來進行減重:


1.認識自己的BMI:BMI計算公式【點入計算】,個人可依BMI來計算每日熱量攝取量。


2.聰明吃:多吃蔬菜、全榖雜糧、多喝白開水,減少含糖飲料,養成均衡飲食習慣。


3.快樂動:體重過重或肥胖者每天若能減少攝取300大卡熱量,增加體能活動多消耗200大卡,每週可減重約0.5公斤,運動除了能減重更能預防復胖,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度強度規律運動。


4.天天量體重:隨時監控自己的體重變化。


若民眾發現自己罹患脂肪肝炎,千萬不要相信偏方,請接受正規的治療,建議要定期追蹤肝指數及腹部超音波,避免肝硬化及肝癌的危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每4名眼疾患者就有1人乾眼症 專家提解方改善不適
▸帕金森病友別擔心斷電、異動症 緩釋型藥物納健保給付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國內夾娃娃機熱潮方興未艾,近日高雄市衛生局接獲檢舉,指稱有店家為增加買氣,在夾娃娃機內放置「中藥肚臍貼」的中藥藥品供人夾取,以及陳列來路不明化妝品販售,因涉嫌製造或販賣偽、禁藥,依藥事法最重可處7年或10年徒刑。 夾娃娃機內放置「中藥肚臍貼」的中藥藥品供人夾取。(圖片提供/高雄市衛生局) 高雄市衛生...

閱讀詳情 »

類風濕性關節炎(RA)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據統計,國內約有10萬人正飽受其困擾,其中30至50歲女性佔大多數。臨床發現,有不少患者,常因手部突然施力,或過度用力,造成手部肌腱斷裂或關節變形,民眾千萬不可輕忽 。 周博志醫師(左)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據統計,國內約有10萬人正飽受其困擾...

閱讀詳情 »

明明沒吃很多東西,肚子卻老覺得脹氣、「胃嘟嘟」好難受?讓人難以克制在辦公室、公共場合裡,打嗝、放屁的慾望;平時輕拍肚皮,甚至還會出現彷彿打鼓般的聲響?小心可能是胃腸脹氣惹禍!中醫師表示,想要改善「一肚子氣」的困擾,除了飲食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外,依照體質自製加味薄荷茶、薑茶飲用,也是不錯的保養選擇。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小孩子走路偶爾跌倒看來很正常,然而4歲的張小弟卻常常跌倒,不管平路或山路,兩步就會跌倒。媽媽還覺得奇怪,孩子不像其他小孩喜歡玩一些需要平衡或攀爬的遊戲,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原來兒子有「扁平足」現象。扁平足成因多 先天遺傳、太早學走路都可能張媽媽表示,在兒子2歲時就發現他走路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